时间: 2025-05-04 10: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13
霜落水未落,令君将度河。
农耕休叱来,女织罢鸣梭。
赤帻驱亭长,丹砂挈印窠。
无惭浚仪政,才比陵云多。
霜降临时,水还没有结冰,您要渡过这条河。
农忙的季节已经结束,姑娘们也停止了织布的工作。
带着红色头巾的亭长正在赶路,手里提着印章的官员也在前行。
我对治理政务没有丝毫羞愧,才华与天上的云彩相比也不少。
此诗中提到的“赤帻”和“丹砂”都涉及古代官员的装束和印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官场文化。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对杜君懿的祝福与对政治生活的思考。
梅尧臣,字冕子,号松溪,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关注民生疾苦。
此诗写于杜君懿被任命为襄邑知县之际,梅尧臣以此诗表达对他即将离别的友谊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思考。
梅尧臣的《送襄邑知县杜君懿太博》以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初秋霜降的意境,渲染出离别的氛围。诗中通过“霜落水未落”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迁,暗示着杜君懿即将开启新的政治生涯。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农耕的结束与女性织布的罢工,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开始转向官场生活,提到“赤帻”和“丹砂”,不仅点出杜君懿的身份,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最后一句“无惭浚仪政,才比陵云多”则是梅尧臣对自身政治能力的自信,传达了对杜君懿的期望与祝福,鼓励他在新的岗位上施展才华。
总体而言,诗歌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许,蕴含着对人生与政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对即将离别友人的祝福与对政治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赤帻”指的是什么?
A. 头巾
B. 帽子
C. 衣服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离别与祝福
B. 爱情与思念
C. 战争与和平
“无惭浚仪政,才比陵云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自卑
B. 自信
C. 羞愧
梅尧臣与李白的离别诗都有浓厚的情感表达,但梅尧臣的作品更注重对乡村生活和政治身份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壮志豪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