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寿朴翁》

时间: 2025-04-29 11:08:16

诗句

与师同月不同年,归墨归儒各自缘。

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08:16

原文展示:

寿朴翁
与师同月不同年,归墨归儒各自缘。
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老师同月出生却不同年纪的感慨,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追求与缘分,但在山中没有寿酒的情况下,还是带着茶来到菊花前,与之共度清闲时光。

注释:

  • 与师同月不同年:指作者与老师同月出生,但年纪不同,体现了一种时光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归墨归儒:墨指书法,儒指儒学,意指各自有不同的追求。
  • 想得山中无寿酒:想象在山中没有庆祝长寿的酒。
  • 但携茶到菊花前:虽然没有寿酒,还是带着茶来到菊花前,象征着淡泊和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华,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姜夔晚年,反映了他对师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诗中表现出一种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珍贵。

诗歌鉴赏:

《寿朴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诗歌。姜夔通过与师同月但不同年的对比,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生命的无常。诗中提到的“归墨归儒”,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书法和儒学的热爱,也暗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选择。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选择愈加多样化,这种强调个人缘分的思想尤为重要。

“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一句,展现了姜夔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他宁愿选择简单的茶,与菊花相伴,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的淡漠。这种生活态度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全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思想,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与师同月不同年”:表达了作者与师友之间的关系,暗示着命运的不同。
    • “归墨归儒各自缘”:说明了人们各自追求的不同,尽管有共同的起点。
    • “想得山中无寿酒”:在山中没有庆祝长寿的饮品,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清淡。
    • “但携茶到菊花前”:即使没有寿酒,仍然选择带着茶与自然相伴,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无寿酒”与“携茶”对比,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差异。
    • 对仗:“同月不同年,归墨归儒”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的选择,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闲适与清雅的生活态度。
  • 菊花:常象征高洁、坚韧与长寿,体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墨归儒”意指什么?

    • A. 追求书法与儒学
    • B. 追求诗歌与绘画
    • C. 追求音乐与舞蹈
  2. 诗人认为在山中缺少什么?

    • A. 茶
    • B. 酒
    • C. 花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友情
    • B. 生活的选择与淡泊
    • C. 爱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姜夔的《寿朴翁》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涉及饮酒,但姜夔更偏向于清淡的生活态度,而李白则豪放开朗,强调饮酒的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姜夔研究》

相关查询

秋闺怨 送人从军 早春游五莲寄丁野鹤 阙题 铜鼓钗歌 春暮 【南吕】一枝花_平林暮霭收 太常引·西湖烟水茫茫 岁暮书怀 南歌子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謏能 叔伯 无藏 同字框的字 滚肥 丿字旁的字 力不从心 舞文弄墨 包含婚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榴靥 七停八当 建之底的字 包含唱的词语有哪些 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包含劝的词语有哪些 恫心疾首 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