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0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08:16
寿朴翁
与师同月不同年,归墨归儒各自缘。
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老师同月出生却不同年纪的感慨,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追求与缘分,但在山中没有寿酒的情况下,还是带着茶来到菊花前,与之共度清闲时光。
作者介绍: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华,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姜夔晚年,反映了他对师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诗中表现出一种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珍贵。
《寿朴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诗歌。姜夔通过与师同月但不同年的对比,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生命的无常。诗中提到的“归墨归儒”,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书法和儒学的热爱,也暗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选择。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选择愈加多样化,这种强调个人缘分的思想尤为重要。
“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一句,展现了姜夔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他宁愿选择简单的茶,与菊花相伴,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的淡漠。这种生活态度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全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思想,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的选择,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归墨归儒”意指什么?
诗人认为在山中缺少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