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5:47
点绛唇·竹外梅花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竹外梅花,檀心玉颊春初透。
一池风皱。妙语天生就。
有个人人,袅娜灵和柳。
君知否。目成心授。
何日同携手。
全诗翻译:
竹子外面梅花盛开,春意初露,花瓣如檀木般红润,脸颊如玉般洁白。
微风拂过池塘,水波荡漾,仿佛在诉说着天生的美妙话语。
有一个人,身姿婀娜,宛如柳枝轻拂。
你知道吗?目光与心意早已互相交融。
何时才能携手共度良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词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梅花和春天的描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梅花的赞美和春天的象征意义。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词人,作风清丽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细腻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梅花的盛开,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点绛唇·竹外梅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竹外梅花,檀心玉颊春初透”,以竹外梅花的图景引入,清新而又富有生机。梅花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春天的到来则象征着希望和新生。接下来的“一池风皱”描绘了微风拂过水面的细腻景象,给人以心灵的平静和愉悦。
“妙语天生就”一语,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心相通的和谐,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共鸣。而“有个人人,袅娜灵和柳”,则进一步将焦点转向一个理想的爱人,描绘出她的优雅与灵动。结尾处“君知否。目成心授。何日同携手”,表达了对未来爱情的期待和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个人的情感交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景和对爱情的渴望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深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竹外梅花”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目成心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默契
C. 争吵
D. 疏远
诗中提到的“有个人人”指的是谁?
A. 自然
B. 爱人
C. 朋友
D. 家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