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33
原文展示: 八月十六日夜玩月南湖用老杜韵 谢逸 〔宋代〕 月减一分魄,风生万壑秋。 山烟连野白,湖水接天流。 妙语怀支遁,清歌欠莫愁。 洼樽聊共酌,无羡玉为舟。
白话文翻译: 月亮似乎减少了一分光辉,秋风在万壑中生起。 山间的烟雾与野外的白色相连,湖水与天空相接,流动不息。 美妙的语言让人怀念支遁,清脆的歌声却缺少了莫愁的情感。 在洼地上的酒樽中随意共饮,不羡慕用玉做成的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此诗即体现了其风格特征。诗中描绘了八月十六日夜在南湖赏月的情景,用老杜(杜甫)的韵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八月十六日夜,诗人谢逸在南湖赏月时,受到杜甫诗风的影响,用其韵脚创作了这首诗。诗中不仅描绘了月夜的美景,还融入了对高僧支遁的怀念和对清歌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八月十六日夜的月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夜图景。首句“月减一分魄,风生万壑秋”即展现了月色的微妙变化和秋风的萧瑟,营造出一种淡雅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句通过对山烟、湖水的描绘,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广袤无垠的自然之中。诗中的“妙语怀支遁,清歌欠莫愁”则透露出诗人对高深言论和丰富情感的向往,而结尾的“洼樽聊共酌,无羡玉为舟”则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谢逸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月减一分魄”描绘了什么? A. 月亮的形状变化 B. 月色的微妙变化 C. 月亮的亮度变化 答案:B
“妙语怀支遁”中的“支遁”是指什么? A. 古代女子 B. 佛教高僧 C. 诗人自己 答案:B
诗的结尾“洼樽聊共酌,无羡玉为舟”表达了什么?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C.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