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43
寄墨代书赠杨时
作者: 贺铸
徂来雪压苍松颠,
沦膏根柢蟠蜿蜒。
樵斤剪析石火热,
曲突百步凝梢烟。
蒲萄秋颗累累悬,
海胶九炼堪续弦。
力捣万杵臼欲穿,
剂成圭璧随方圆。
点漆比色石比坚,
坐令李韦羞居前。
陈台潘谷老且贤,
授唯识者不计钱。
是翁解化如蜕蝉,
後可继此无闻焉。
付君一圭款识全,
保护谨密何千年。
君家清风宜世传,
不特谈玄须草玄。
这首诗描绘了在雪压之下苍松的高大和沦膏的蜿蜒延展。樵夫的斧头在石头上砍伐,火花四溅,烟雾在树梢上凝聚。秋天的葡萄果实累累地挂在枝头,炼制海胶的工艺可以续弦。用力捣打万杵,目的是将它们穿透,制成的器具如圭璧般精美,随形状的不同而变化。点漆比色,石头坚固,李白和韦应物自愧不如。陈台和潘谷年老而智慧,授予有识之士不计较金钱。这位老翁的解化如同蜕变的蝉,之后可以默默传承。这首诗交给你一块圭璧,铭文将是完整的,保护得当可以延续千年。你家有清风宜世的传承,不仅仅是谈论深奥的道理,还要结合实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5年),字仲明,号放翁,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多表现出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贺铸赠与朋友杨时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思想的结合。开篇的“雪压苍松”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坚持。随着诗句的推进,樵夫砍伐、烟雾凝聚等描写,使人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美好。接下来的“蒲萄秋颗”与“海胶九炼”则透露出丰收的喜悦与工艺的精湛,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诗歌结尾部分通过对老翁的描绘,强调了知识的传承与无声的影响,表现出贺铸对文化的执着与信仰。诗中的“清风宜世传”更是表达了希望世代相传的美好愿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可以看出,贺铸不仅仅关注个人的成功,更重视文化的传递与社会的影响力。这种思想在宋代文人中有着广泛的共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强调了知识的宝贵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位唐代诗人自愧不如?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力捣万杵臼欲穿”中的“杵”指的是什么?
a) 磨米的工具
b) 砍柴的斧头
c) 石头
d) 竹子
诗中提到的“陈台”和“潘谷”是如何形容的?
a) 年轻有为
b) 年老且贤
c) 不计金钱
d) 贫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