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夏八咏之六右赵佗石》

时间: 2025-07-12 01:28:39

诗句

西戍夕阳晴,东城石镜明。

有山名八字,供作两眉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1:28:39

原文展示:

西戍夕阳晴,东城石镜明。
有山名八字,供作两眉横。

白话文翻译:

在西边的戍楼上,夕阳明媚而晴朗;
东城的石头犹如明亮的镜子。
有一座山叫做八字,正好像是两道眉毛横在天际。

注释:

  • :防守、守卫的地方,这里指的是戍楼。
  • 夕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 石镜:石头如镜面一般,形容石头的光滑和明亮。
  • 八字山:山的形状像“八”字,这是一种特定的地理特征。
  • 眉横:形容山的形状像是人的眉毛。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八字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名,或是地区的地标。八字形状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眉毛则与人的情感和神态相关。诗中用自然景观与人相联系,表达一种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字梦白,号湘妃,宋代词人、诗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美景,情感细腻,常流露出对山水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贺铸游览江夏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赞美。正值傍晚,夕阳的光辉映照大地,诗人借景抒情,寄托了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江夏八咏之六右赵佗石》通过精炼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夏地区的自然风光。开篇的“西戍夕阳晴”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夕阳的余晖洒在戍楼上,映衬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气氛。接着“东城石镜明”,石头的明亮如同镜子,反射出周围的美景,仿佛在与自然对话。

“有山名八字,供作两眉横”一句则将目光转向远方的山峦,山的形状与人的眉毛相似,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戍夕阳晴:描绘了傍晚的戍楼,夕阳照耀,气候晴朗,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东城石镜明:东城的石头如镜一般,光亮照人,反映出自然的美丽。
  • 有山名八字:指代特定的地理特征,传达出对自然地貌的观察。
  • 供作两眉横:将山的形态与人类的特征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趣味性与形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眉毛”,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夏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宁静、温暖与美好时光。
  • 石镜:代表清澈、真实的自然状态。
  • 八字山:寓意独特的自然形态,与人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城石镜”比喻什么?

    • A. 水面
    • B. 石头
    • C. 天空
    • D. 山
  2. “有山名八字”中的“八字”指的是什么?

    • A. 山的高度
    • B. 山的形状
    • C. 山的颜色
    • D. 山的气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贺铸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多表达豪放与壮志。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贺铸相关研究书籍
  • 《宋代诗词选》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令 即景,用杜安世体 浪淘沙·春晚偕中山大学及门诸子泛荔枝湾赏红棉,吊昌华故苑。以渔洋歌舞冈绝句分韵,得冈字 浪淘沙 其四 浪淘沙 歌楼逢戴琴生即送其归洞庭 浪淘沙 王江华到巴陵,来电约一会,竟未果 浪淘沙 雨夜怀远 浪淘沙 春闺 浪淘沙 七夕 新月一弓弯,乌鹊桥圜,云帡缥缈度银湾。天上恐无莲漏滴,忘却更残 浪淘沙 其一 重游金陀园感怀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习而不察 锦营花阵 包含首的成语 莱夷 臣字旁的字 强文假醋 用字旁的字 密不通风 走字旁的字 蒺蔾 彐字旁的字 密开头的成语 人字头的字 驮铃 收梢 斗绝一隅 毡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