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31
《黄山云海歌》
作者: 吴锡麟 〔清代〕
黄山山顶三十六芙蓉,
芙蓉削出波溶溶。
但见白波渺瀰岩窦起,
不闻窾坎镗鞳鸣洪钟。
匹练轻舒散复聚,
瞬息回头失林坞。
渐涌悬崖百丈涛,
苍茫一气涵天宇。
就中尤爱天都高,
忽惊蜃气迷㟹嶆。
卷舒叆叇本无迹,
嘘吸直欲浮鲸鳌。
轩辕容成不可遇,
种松老讶龙鳞露。
愿跨长空博望槎,
高歌南浦云流句。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山顶,看到三十六座如芙蓉般的山峰,波光粼粼如水面一般。白色的云海在岩石间涌动,连洪钟的声音都听不见。云卷云舒,时而聚合,时而散开,回头看去,林谷已然消失。悬崖之上的浪涛渐渐涌起,苍茫的气息笼罩了整片天空。最让我心醉的是那高耸的天都山,忽然被蜃气所迷惑。卷起的云彩好像没有踪迹,仿佛要把鲸鱼和鳌鱼都浮起。轩辕的容颜再也无法相遇,古松树下我惊讶于龙鳞的露水。愿意跨越长空,去遥望那高远的山川,放声歌唱,吟诵南浦的云海诗句。
作者介绍:吴锡麟,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锡麟游历黄山时,受其壮丽景色的启发,表达出对自然的赞美与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黄山云海歌》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黄山的云海景象,展现出一种浩瀚的气势和无尽的想象。开篇便以“黄山山顶三十六芙蓉”引入,展现了山的壮丽,仿佛是美丽的花朵在云海间绽放。接着,诗人对云的描绘尤为生动,云的聚散变化,如同人世间的无常,充满了诗意。
诗中“渐涌悬崖百丈涛,苍茫一气涵天宇”一句,气势磅礴,展现了大自然的威严。而“就中尤爱天都高”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山的崇敬与向往。通过对蜃气的描写,诗人引发了对未知与幻象的思考,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愿跨长空博望槎,高歌南浦云流句”更是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对自然的热爱结合起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呼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详细解析和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山云海歌》的艺术魅力与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