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1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16:57
再思
韩偓 〔唐代〕
暴殄犹来是片时,无人向此略迟疑。
流金铄石玉长润,败柳凋花松不知。
但保行藏天是证,莫矜纤巧鬼难欺。
近来更得穷经力,好事临行亦再思。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珍惜的感慨。作者感叹在短暂的生命中,尽管人们常常不加思索地度过,但仍有值得深思的事。即便像金石般珍贵的事物也会因时间而失去光泽,然而松树与凋零的花柳却无所觉察。作者认为,只有保守内心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自以为是地追求表面的精巧,因为世事如潮,难以捉摸。近来他更是努力探讨经典,认为在即将离去之际再思考一番,才是明智之举。
“流金铄石”源于对时间的比喻,强调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而“松不知”则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对时间流逝的不同感受。
韩偓(约792年-约857年),字君平,号青溪,唐代诗人,生于江南。韩偓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他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再思》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思考,反映了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探索,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
《再思》以深刻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引人深思。诗的开头通过“暴殄犹来是片时”引入,直指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漠然和无知,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流金铄石玉长润”,用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珍贵与不可逆转的特点,而“败柳凋花松不知”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类的脆弱。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但保行藏天是证”,强调保持真实内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表面精巧的同时,不应迷失自我。最后一句“好事临行亦再思”则是对人生态度的总结,强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要思考和反省。
全诗结构严谨,意蕴深远,既有对时间的感慨,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唐代诗人对生命哲学的探索,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全诗围绕对时间的思考与人生的反省,强调保持内心真实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短暂的生命中多思考与探索,体现出深邃的人生哲理。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暴殄犹来是片时”中“暴殄”是什么意思?
“流金铄石”用来形容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再思》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但《再思》更多地强调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内心的真实,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