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

时间: 2025-04-27 09:24:18

诗句

石门欲到更无疑,隔海风涛未可期。

到得石门非不好,只愁未到石门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24:18

原文展示: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
杨万里 〔宋代〕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节那天,我本打算到达石门,然而尚未抵达,风雨却已骤然来临。只希望能顺利到达石门,然而我只担心在未到达石门之前可能会遭遇不测。

注释:

  • 石门:指代某个地名,可能是风景名胜。
  • 欲宿:想要过夜的意思。
  • 隔海:意指与目的地相隔较远,可能有海洋的阻隔。
  • 风涛:指风浪,形容天气恶劣。
  • 到得:到达的意思。
  • 非不好:并不是不好。
  • 只愁:只担心的意思。

典故解析:

“石门”在历史上可能有多重含义,它不仅是地名,也象征了旅途中的阻碍与挑战。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常常与扫墓、春游相结合,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诗风清新明快,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明节,作为游览和祭扫的时节,诗人计划前往石门,却由于突如其来的风雨而面临挑战,表现出对旅途的不安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叙述,传达了诗人清明节出行的心路历程。开头的“石门欲到更无疑”,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坚定信念,然而随即现实的“风雨大作”却突显了旅途的艰辛和不可预测性。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实时局的无奈。最后一句“只愁未到石门时”,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显示出一种对旅途艰难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平和的心态,即便面临挑战,依然心怀希望。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石门欲到更无疑:表达了诗人渴望到达目的地的决心。
    • 隔海风涛未可期:描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旅途的不确定性。
    • 到得石门非不好:即便到达石门,旅途本身的艰辛也让人感到不快。
    • 只愁未到石门时:真正的忧虑在于未能顺利到达,体现了人对未来的担忧。
  2.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相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现象(风雨)比喻旅途的艰难。
    • 拟人:风涛仿佛有意图阻止诗人,增添了旅途的紧迫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对自然情况的忧虑。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石门:象征旅途的目的与希望。
  • 风雨:代表自然环境的不可控因素,预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
  • 灵星小:可能暗示夜空中的星星,象征指引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石门”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旅途的目的
    C. 旅行的结束

  2. 诗人为何感到忧虑? A. 因为风雨来临
    B. 因为未能到达石门
    C. 因为没有人陪伴

  3.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意味着什么? A. 祭扫先祖的日子
    B. 春游的开始
    C. 宴会的日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描绘了自然与旅途的艰辛。杜甫通过描写战乱后的景象,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杨万里则更侧重于个人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送张行父守赣二首 春思 其一 春事 春雪 次黄宰早春韵 庐山五猗 挽中书俞侍郎二首 用吴祠书正月晦韵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溟池 老账 包含唁的词语有哪些 美中不足 包含厩的词语有哪些 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负才傲物 善始善终 气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畏迫 魫灯 淡定 无精打彩 逐名趋势 言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