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2: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2:23:54
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
岭云撩乱起,谿鹭等闲飞。
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
泸水流域的南方州郡遥远,巴山之北的旅客稀少。
山岭上的云雾纷乱升起,溪边的白鹭悠闲地飞翔。
镜子中映出我愁苦的白发,船上换下了旅途的衣衫。
梦中魂魄知道思念的地方,夜夜都想提前归去。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西北边疆的壮丽景色与战士的豪情。岑参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此诗写于岑参在外地的旅行过程中,因身处异乡而产生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他在船上静谧的夜晚,思念故乡的复杂情感,这一主题较为常见,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普遍心态。
《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是岑参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首联“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开篇便以地理的遥远感与人际的疏离感引入,表现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惆怅。接着“岭云撩乱起,谿鹭等闲飞”,通过对山岭云雾和溪边白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混乱的自然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两句,诗人通过镜子中的自己,展现了年华已逝、愁苦加深的感受,旅途中换下的衣服则象征着他对生活的反思与心境的变化。最后两句“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向往故乡的情感。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岑参的独特风格,深刻而又富有韵味,令人感受到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与孤独,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旅途中的情感波动。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土的执着向往。
诗中“泸水南州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镜里愁衰鬓”中的“镜”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梦魂知忆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