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2
《鹧鸪天》
立春后数日,盛寒不出,因赋鄙语
——段成己 〔金朝〕
摆脱浮名尽自闲。
人问万事一蒲团。
归田老去方知乐,
行路今来始觉难。
山雪盛,草堂宽。
客床辗转若为安。
甫能望得春消息,
一夜东风特地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立春后几天的心境,尽管天气仍然严寒,他却选择不出门,因而写下了这首朴素的诗。
他摆脱了世俗的名利,享受生活的闲适。有人问他世事如何,他只用蒲团来回答。
回归田园,老去后才懂得生活的乐趣,而如今的行路却感到艰难。
山上雪花纷飞,草堂宽敞舒适。
客床上辗转难眠,心中不安宁。
当我终于能够望见春天的消息时,却发现一夜之间东风带来的依旧是寒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段成己,金朝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立春后的寒冷日子,正值季节交替之际,作者因天气严寒而不愿出门,内心对生活的思考促使他写下此诗,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冷静观察。
这首《鹧鸪天》在形式上遵循了词的韵律,流畅而富有节奏感。诗人通过描绘立春后的寒冷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在诗中,作者通过摆脱浮名来获得内心的安宁,并通过蒲团这一日常物件来象征自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崇尚。
从情感上看,诗人虽然身处寒冷的环境中,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春天的期盼。在“甫能望得春消息”之句中,春天不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希望。这种希望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淡然的心态面对寒冷与孤独,展现了一种哲思与从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蒲团”象征什么?
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
“甫能望得春消息”中“春消息”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段成己的这首《鹧鸪天》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忧虑,而段成己则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