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38
原文展示:
冬夜诗 杨广 〔隋代〕
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 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 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
白话文翻译:
不知不觉中,一年即将结束,我又回到了长安。 月光下,冰冻的影子若隐若现,风声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 江海中的波涛汹涌澎湃,崤山和潼关的险峻山坡难以攀登。 无法借助飞鸟传递消息,只能徒劳地想要触动和銮的声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广,即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改革,但也因奢侈和暴政导致民不聊生。杨广的诗歌多表现其豪迈的气概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广在冬夜回到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诗中通过对冬夜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冬夜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诗中“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一句,以月影和风声为媒介,传达出冬夜的寒冷和凄凉,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后两句“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则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暗示了国家面临的艰难局势。最后两句“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表达了作者无法传达心声的无奈,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杨广诗歌的豪迈与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忧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月影含冰冻”中的“含”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风声凄夜寒”中的“凄”字赋予了风声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凄凉 C. 不安 答案:B
诗中“江海波涛壮”和“崤潼坂险难”分别象征了什么? A. 国家的动荡和艰难 B. 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C. 冬夜的寒冷和凄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