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0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1:19
凄凉犯 闻笛
作者: 黄燮清
凉云乍合。黄昏近秋声忽动梧叶。
晚天思迥,高楼梦破,最怜幽咽。
栏干露湿。正罗袂寒时听得。
问谁传销魂信到,似与诉离别。
曾记江湖夜,小倚篷窗,剪灯孤寂。
水长调远,趁渔歌倍添凄切。
酒醒沧浪,剩离思飞来空阔。
悄无眠隔岸细柳,弄晓月。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黄昏时分的凄凉景象,凉云突然聚拢,随着黄昏的到来,秋声忽然在梧桐叶上响起。晚天的思绪飘忽不定,高楼上的梦也破碎了,最令人怜惜的是那幽幽的呜咽声。栏杆上沾着露水,正值寒冷的时节,我静静地听到那笛声。问谁将这销魂的信传来,似乎在诉说离别的情感。我曾记得在江湖的夜晚,独自倚靠着篷窗,剪灯孤寂。水波悠长,渔歌更显得凄切。在酒醒之后,沧浪之上,剩下的离愁飞来,空旷无边。无眠的夜里,隔岸的细柳轻轻摇曳,映照着清晨的月光。
作者介绍:黄燮清(1686-1764),字子韦,号峨山,清代诗人,擅长词,尤其以词风清丽著称。他生活在清代的中期,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作品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时局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昏秋季,正值作者心境低沉之时,可能受到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切感受。
《凄凉犯 闻笛》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黄昏,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开头部分以“凉云乍合”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黄昏的到来不仅让自然景色发生变化,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反思与思绪的波动。随着“高楼梦破”的描写,诗人似乎在高处俯瞰自己的梦境,梦境的破碎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在“问谁传销魂信到”中,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恋人或友人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江湖夜景,孤寂的剪灯下,诗人与水波相伴,渔歌声中更显得凄切。通过“酒醒沧浪”的描写,诗人意识到离愁依旧萦绕心头,空阔的空间映衬出内心的孤独。最后一句“悄无眠隔岸细柳,弄晓月”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细柳摇曳,清晨的月光洒落,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哀伤的美感。
整首诗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深刻怀念,具有强烈的音韵美和画面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黄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孤独的心境,展示了对情感深切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凉云乍合”主要指什么?
“问谁传销魂信到”中,“销魂信”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