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齐天乐·竹深不放斜阳度》

时间: 2025-05-17 00:07:56

诗句

竹深不放斜阳度,横披澹墨林沼。

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

荒亭旋扫。

正著酒寒轻,弄花春小。

障锦西风,半围歌袖半吟草。

独游清兴易懒,景饶人未胜,乐事长少。

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同抚云根一笑。

秋香未老。

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

背月移舟,乱鸦溪树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0:07:56

原文展示

齐天乐·竹深不放斜阳度
作者:吴文英 〔宋代〕

竹深不放斜阳度,横披澹墨林沼。
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
荒亭旋扫。正著酒寒轻,弄花春小。
障锦西风,半围歌袖半吟草。
独游清兴易懒,景饶人未胜,乐事长少。
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同抚云根一笑。
秋香未老。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
背月移舟,乱鸦溪树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竹林的景象:竹林深处,斜阳的光线无法穿透,笼罩在淡墨色的林沼之中。视野中,残留的草丛和水面上轻烟飘渺,正适合在深秋时节欣赏。荒凉的亭子被轻微的风扫拂,正当我在寒冷的酒中微醺时,春天的花朵已然显得娇小。在西风的吹拂下,半遮着歌袖,半吟着草歌,独自游玩时,心境容易懒散,眼前的美景虽多,却未能胜过心中的空虚,乐趣常常缺乏。在柳树下的车子与酒杯前的帽子间,几人相聚,彼此相视一笑。秋天的香气尚未消散,渐渐的风雨袭来,西城的雨水中,客人的帽子被弄歪。背对着明月,摇曳着小舟,啾啾的乌鸦在溪边的树上鸣叫,迎接着清晨的到来。

注释

  • 竹深:竹子生长得很茂盛,形容青翠的竹林。
  • 不放:不能透过或照射。
  • 斜阳:夕阳的斜照,暗示着傍晚。
  • 澹墨:淡墨色,形容景色朦胧。
  • 残莎:剩下的莎草,暗示季节的变迁。
  • 秋深:深秋时节。
  • 荒亭:荒废的亭子,给人一种孤寂感。
  • 弄花春小:春天的花儿显得娇小,带有一些失落之感。
  • 障锦西风:西风吹拂,锦衣遮挡。
  • 独游:独自游玩,带有孤独的情感。
  • 柳下交车:在柳树下交谈,展现朋友之间的亲密。
  • 秋香未老:秋天的香气尚未消退,传达了一种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云泉,晚号墨客,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活跃于词坛。他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词风清丽、优雅,常常蕴含哲理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齐天乐·竹深不放斜阳度》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细致观察,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竹林、亭子、风雨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竹深不放斜阳度”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日竹林的静谧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在竹林深处,感受到斜阳的微弱光线未能穿透,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荒凉的亭子和残留的草水,展现了深秋景色的萧条与孤独。词中“独游清兴易懒”一句,表达了在美丽的自然中,内心却因孤独而感到懒散的矛盾心情,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在艺术表现上,吴文英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手法,赋予景物以情感,使得自然与人心交融。词的最后部分,描绘了细雨中的西城、倾斜的客帽、晃动的小舟,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气息,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形成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

整首词将孤独、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清晰而细腻的描绘,吴文英的词作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更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时光的流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深不放斜阳度:在竹林深处,斜阳的光线无法照射进来,营造出一种幽暗的景象。
  2. 横披澹墨林沼:淡墨色的林沼横亘在眼前,进一步增强了神秘感。
  3. 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空旷的草地上,轻烟缭绕,残留的莎草和水面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正适合在深秋时节欣赏。
  4. 荒亭旋扫:荒废的亭子被风扫过,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寂。
  5. 正著酒寒轻,弄花春小:此时正在寒冷的酒中微醺,春天的花儿显得娇小,传达出一种失落感。
  6. 障锦西风,半围歌袖半吟草:在西风的吹拂下,歌袖半遮,吟诵草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7. 独游清兴易懒:独自游玩,心情容易懒散,暗含孤独感。
  8. 景饶人未胜,乐事长少:虽然眼前的美景众多,但内心却未能感受到快乐,乐趣常常缺乏。
  9. 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在柳树下的聚会,酒杯前的帽子,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10. 同抚云根一笑:彼此相视一笑,增添了温暖的氛围。
  11. 秋香未老:秋天的香气尚未消散,传达了一种留恋。
  12. 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渐渐的风雨袭来,西城的雨水中,客人的帽子被弄歪,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和心情的不安。
  13. 背月移舟,乱鸦溪树晓:背对着明月,摇曳着小舟,乌鸦在溪边的树上鸣叫,迎接清晨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深不放斜阳度”,将竹林与光线的关系比作一种情感的隔绝。
  • 拟人:如“秋香未老”,将自然的香气赋予生命,传达深厚的情感。
  • 对仗:如“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竹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思考。诗人在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乐趣的缺乏,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清丽的语言,吴文英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和清雅,表现清幽的自然环境。
  • 斜阳: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荒亭:象征孤寂和被遗忘的美好。
  • 残莎剩水:传达秋天的萧条和岁月的流逝。
  • 西风:象征变化和流动的时间。
  • 秋香:代表自然的美与生命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吴文英
    • C) 苏轼
  2. 词中“竹深不放斜阳度”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词中提到的“荒亭”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热闹
    • B) 孤寂
    • C) 温暖

答案

  1. B) 吴文英
  2. C) 秋天
  3. B) 孤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李清照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诗词对比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的词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与感伤,但其风格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复杂。吴文英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特点。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于秋天的理解与表现,丰富了我们对这个季节的情感认知。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文英词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乌引雏 寄令狐侍郎 将发楚州经宝应县访李二忽于州馆相遇月夜书事…李宝应 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所当服辄献诗代启 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送宣州周录事 送唐明府赴溧水(三任县事) 奉送从兄宰晋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懊悔无及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保业守成 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魂飞神丧 在家出家 臣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溃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富家大室 还级 户字头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角字旁的字 寻修 论辩风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