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31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生活在偏远的乡村,那里人迹罕至,街巷寂寞,几乎听不到车轮声。白天时常关上门,室内清净得没有尘埃。偶尔在村边小路上,草丛中走动,邻居们相遇时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谈论着桑树和麻草的生长。桑树和麻草已长得很高,我的田地也在不断扩大。我常常担心霜雪会来临,把这些植物打落,像草丛一样凋零。
作者介绍: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和隐士。他提倡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反对官场的浮华与权贵的争斗。他的诗歌以田园诗为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陶渊明隐居后的生活,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流露出他对土地的依恋和对自然的关注。
《归园田居·其二》展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状态。诗人以“野外罕人事”开头,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繁杂的氛围,接着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如“白日掩荆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静和恬淡。
在后面的描绘中,诗人以“桑麻日已长”表达了对自然生长的欣慰,象征着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诗人对霜雪的担忧,则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暗示着生活的脆弱与不易。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变化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又略带忧虑,展现了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中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人所描述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喧嚣
B. 宁静清幽
C. 豪华富丽
D. 纷争四起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主要作物是__和__。
判断题:诗人对霜雪的担忧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无所谓态度。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