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21: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21:36:45
送二侄之官琼州 其一
作者: 张廷玉
天语褒循吏,除书出禁林。
人言家法好,我叹主恩深。
易了当官事,难酬报国心。
门前驱五马,欲别更沈吟。
这首诗表达了对侄子即将赴官琼州的送别之情。诗人赞美了天子的恩典和对循良官的褒扬,表示对家族声誉和主恩的深感。虽然当官的事容易,但报效国家的心意却难以实现。临别之际,诗人想乘五马而去,却又不禁沉吟,留恋不舍。
这首诗中提到的“循吏”是中国古代对良好官吏的称赞,反映了社会对清正廉洁的官员的期待与崇尚。诗中隐含的“主恩”则指代了皇帝对臣子的恩惠,这在清代尤为明显,因为许多诗人都在赞美皇帝的德政与宽容。
张廷玉(1590-1660),字宗子,号静斋,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及诗人。他在清朝初期参与了多项重要的政治活动,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传承。张廷玉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反映社会和历史。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治理与官制改革的时期,诗人以此诗向即将出任琼州官职的侄子表达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政务的思考与对国家的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对侄子即将赴任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深刻认识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首句“天语褒循吏”既表达了对皇帝政策的赞同,也反映了对良好官员的期许。接下来的“人言家法好”,则通过家族声誉的角度,表达了对家法的自豪与期盼。
诗中提到“易了当官事,难酬报国心”,揭示了官职获得的表面容易与实际承担的责任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对侄子即将面对的政治环境的忧虑。最后一句“门前驱五马,欲别更沈吟”,在送别时的冲动与犹豫中,流露出诗人对侄子的关心与不舍之情,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天语褒循吏”和“门前驱五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同时,通过“易了当官事,难酬报国心”的对比,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于当官的期待与责任,以及对侄子的关心和不舍,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权责时的复杂心情。
“天语褒循吏”中的“天语”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旨意
B. 天上的声音
C. 诗人的感慨
诗中提到“易了当官事”,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当官很容易
B. 当官并不容易
C. 当官是件小事
诗人对侄子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哪一句中?
A. “人言家法好”
B. “欲别更沈吟”
C. “天语褒循吏”
《送友人》 vs 《送二侄之官琼州 其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通过对前途的展望,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与张廷玉的诗在情感上有相通之处,但侧重点在于个人的理想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