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时间: 2025-04-27 05:07:32

诗句

湖岸见亭馆,谁家长锁门。

主人宁好事,渌水但名园。

借我安茅屋,容君共酒樽。

风波正奔走,独立望江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32

原文展示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作者:韩元吉 〔宋代〕

湖岸见亭馆,谁家长锁门。
主人宁好事,渌水但名园。
借我安茅屋,容君共酒樽。
风波正奔走,独立望江村。

白话文翻译

在湖岸边看到亭子和馆舍,哪家门口长年锁着门呢?
主人如果是个好人,渌水边也只是个有名的园子。
借我一间茅屋,让你我共饮酒杯。
风浪正奔走,我独自站在这里望着江村。

注释

字词注释

  • 亭馆:指湖岸边的亭子和房舍。
  • 长锁门:意思是门长久地锁着,形象地表达一种冷清与无人光顾的感觉。
  • 主人宁好事:宁,或许;好事,指的是做善事、好事的人。
  • 渌水:指清澈的水。
  • 名园:指著名的园林。
  • 安茅屋:借用茅草搭建的小屋,象征简陋的居住环境。
  • 容君共酒樽:希望能与你共同饮酒。
  • 风波:指湖面上的风浪。
  • 独立望江村:独自站着,眺望江边的村庄。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渌水”、“名园”等意象,常见于古代文人对山水园林的描写,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活在宋朝时期,诗风清新,擅长描写山水自然和隐居生活。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游历松江时,借此表达对良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湖边场景,通过对亭馆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用“湖岸见亭馆”引入,给读者一种清幽的意境,紧接着对无人光顾的门锁进行描写,显现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询问主人是否是个好人,这一问句不仅流露出对人情的渴望,也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渌水但名园”一句,既提及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暗示美好事物常常被遗忘。诗人希望借用茅屋与友人共饮,表达出一种对朋友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风波正奔走”则让人感受到外界的喧嚣与变化,而“独立望江村”更加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整首诗在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融入了作者对人情、友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展现了一个湖边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好奇与探索。
  • 第二句:通过“长锁门”给人一种静谧而失落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对人情冷漠的感慨。
  • 第三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第四句:通过“风波”的描写,强调了外部世界的变化与不安,形成内外的对比。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风波正奔走”,将自然现象赋予了生动的动作,使得环境更具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情冷漠的惋惜与对自然、友情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馆: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渌水:代表清澈和纯净,寓意内心的向往。
  • 茅屋: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 江村:代表一种田园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岸见亭馆”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
    A. 热闹的街市
    B. 宁静的湖畔
    C. 繁华的市中心

  2. 诗人对主人有何期待?
    A. 期待主人施舍
    B. 期待主人是个好人
    C. 期待主人开派对

  3. “风波正奔走”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安宁
    B. 外界的喧嚣与变化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表达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情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作。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韩元吉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而白居易则更注重对自然生命循环的感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其二 相逢歌 摇落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 刈稻了咏怀 官池春雁二首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而作是诗 寄韦有夏郎中 寄裴施州 洗兵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酉的词语有哪些 倍日并行 又字旁的字 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璧沼 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骈进 放心剚刃 棹桨 担惊受怕 包含恃的成语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音字旁的字 收视返听 日字旁的字 市曹 寸字旁的字 会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