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5:10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在这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不时传来,然而我却心中忧虑,忧虑的情绪悄然从外界渗透而来。
我静静地站在市桥上,周围的人们却没有注意到我,只有那一颗星星像月亮一样明亮,仿佛我对它的凝视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黄景仁(1749年-1809年),字景仁,号瑗堂,清代诗人。其诗风格受王士祯影响,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作品多描绘生活细节,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
《癸巳除夕偶成》作于清代癸巳年除夕之际,正值辞旧迎新之时,诗人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忧虑,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
此诗以除夕为背景,展现了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个人的孤独和忧虑。开篇“千家笑语漏迟迟”,描绘出一种热闹的场景,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心情却愈发沉重。诗人虽然身处欢声笑语之中,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忧患潜从物外知”,似乎暗示着生活中潜藏的种种不安。
“悄立市桥人不识”,在欢快的节日中,诗人感到被周围的人群所忽视,孤独感愈加明显。“一星如月看多时”,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注视着天空中的星星,仿佛在与之对话,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中对比了外界的热闹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揭示了节日之下人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热闹与内心的忧虑,探讨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孤独感,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在哪里静静地站着?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