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6:56
真州杂赋
作者:文天祥
十二男儿夜出关,晓来到处捉南冠。
博浪力士犹难觅,要觅张良更是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十二位年轻的男子越过了边关,清晨时分,他们四处寻找南冠(指南宋时期的士人)。然而,博浪力士(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依然难以寻觅,而要找到张良(历史上的谋士)更是难上加难。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抗元精神而闻名,尤其是在面对外敌侵略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金元的侵略,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寻求英雄豪杰的渴望。
文天祥的《真州杂赋》通过描绘一群年轻男子的冒险,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诗中提到的“南冠”和“博浪力士”分别代表了士人和英雄,揭示了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渴求。在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寄希望于能够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出现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领袖。然而,现实却是这样的领袖难以寻觅,这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哀。诗中运用的简练语言和生动意象,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文天祥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中英雄缺失的无奈,寄托了他希望能有新的英雄出现,带领国家走向振兴的愿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测试:
“南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勇士
B. 士人
C. 军队
文天祥所寻找的“博浪力士”是什么特质的代表?
A. 智慧
B. 勇气
C. 忍耐
诗中提到的“张良”是什么朝代的谋士?
A. 魏
B. 汉
C. 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文天祥的《真州杂赋》和杜甫的《登高》,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通过不同的视角,两位诗人呈现了同样的民族情怀与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