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怀黎惟敬邓君肃游罗浮》

时间: 2025-04-23 16:59:49

诗句

忆踏飞云第几峰,凌霄四百玉芙蓉。

相将定访青鳷鹊,浩往应乘白鼻龙。

花底鸣弦金缕合,洞前留句碧纱封。

倚阑搔首劳延伫,老鹤一声来远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59:49

原文展示:

忆踏飞云第几峰,凌霄四百玉芙蓉。
相将定访青鳷鹊,浩往应乘白鼻龙。
花底鸣弦金缕合,洞前留句碧纱封。
倚阑搔首劳延伫,老鹤一声来远空。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曾踏上那飞云的山峰,不知道已经是第几座了。那凌霄的高峰上,盛开着四百朵如玉的芙蓉花。我们约定前去拜访那青色的鹊鸟,浩浩荡荡的旅程,应该乘坐白鼻龙(传说中的神兽)。在花下轻鸣的琴弦,金丝合奏着美妙的乐曲;在洞前留下的诗句,像碧纱一样轻柔。倚靠在栏杆上,焦急地搔首等待,远处传来老鹤的一声鸣叫。

注释:

  • 飞云: 指高山,云雾缭绕的地方。
  • 凌霄: 形容高耸入云的山峰。
  • 玉芙蓉: 指洁白美丽的芙蓉花,象征纯洁。
  • 青鳷鹊: 一种鸟类,寓意美好的灵性。
  • 白鼻龙: 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旅程。
  • 金缕合: 形容音乐的美妙。
  • 碧纱: 形容轻柔的诗句,似轻纱般飘逸。
  • 倚阑搔首: 描述焦急等待的情态。
  • 老鹤: 象征长寿和淡泊。

典故解析:

“飞云”与“凌霄”均是描写高山的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用以表达作者对高远理想的追求。“青鳷鹊”可追溯至《诗经》中的描写,象征着灵动与优雅。“白鼻龙”则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代表着理想的远行与神秘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棐,明代诗人,其作品风格多样,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常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游玩罗浮山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出当时文人游历名山大川的风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的“忆踏飞云第几峰”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的境界,表现出对登高望远的向往。接着,诗中描绘了山中美丽的“玉芙蓉”,不仅突显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纯洁的理想。

“相将定访青鳷鹊”一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向往,暗示着他们之间共同追求的理想。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巧妙地用音乐与诗句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的结尾“老鹤一声来远空”则以“老鹤”作为象征,既表现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也暗含了对人生哲思的体悟,表达了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踏飞云第几峰: 回忆起曾经踏上飞云的山峰,不知已是第几座,表现出游历的频繁与对自然的热爱。
  2. 凌霄四百玉芙蓉: 描述高山上盛开的芙蓉花,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3. 相将定访青鳷鹊: 约定前去探访青色的鹊鸟,表现出友人间的情谊与理想追求。
  4. 浩往应乘白鼻龙: 描绘了理想的旅程,白鼻龙象征着神秘和超凡。
  5. 花底鸣弦金缕合: 花下的音乐响起,表现出自然与艺术的和谐。
  6. 洞前留句碧纱封: 在洞前留下诗句,象征着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7. 倚阑搔首劳延伫: 表达焦急等待的心情,表现出对友人的期待。
  8. 老鹤一声来远空: 老鹤的鸣叫,使得整个画面更具生机,象征着淡泊与长寿。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鼻龙”比喻理想的旅程。
  • 拟人: “鸣弦金缕合”,赋予音乐以生命。
  • 对仗: 诗句中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情感基调温柔而富有哲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云: 高远、自由的象征。
  • 凌霄: 崇高与向往。
  • 玉芙蓉: 美丽、纯洁的象征。
  • 青鳷鹊: 灵动与优雅。
  • 老鹤: 长寿、淡泊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神兽是什么?
    A. 青龙
    B. 白鼻龙
    C. 朱雀

  2. “花底鸣弦金缕合”中的“鸣弦”指什么?
    A. 鸟鸣
    B. 琴声
    C. 风声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忽视
    B. 热爱
    C. 恐惧

答案:

  1. B. 白鼻龙
  2. B. 琴声
  3. B. 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郭棐的《怀黎惟敬邓君肃游罗浮》和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郭棐更多表现出对友人和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强调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相关查询

送柳察谏议叔 杂兴六首 其五 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 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 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 和李侍御萼岁初夜集处士书阁 陇头水二首 其二 酬秦山人系题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詟谀立懦 八字旁的字 径隧 挖肉补疮 不足回旋 侪俗 棋谱 水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按步就班 知难行易 午歳 将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