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9:35
大江东去·明琼山海刚峰先生瑞遗像
作者: 陈步墀 〔清代〕
先生刚者,乃乾坤正气,自来难得。
耻作声诗邻小道,文字鬼神能泣。
两策平黎,一棺待罪,风骨何奇特。
拜观遗像,须眉如见畴昔。
多谢御史张郎,伤心吊古,珍重贻颜色。
几辈高车连驷马,知否葛帏清极。
不是痴狂,直凭忠爱,千载论臣则。
奸雄瞻此,至今犹夺其魄。
这位先生刚直坚强,正如天地间的正气,实在是稀有之人。
他岂愿写作低俗的诗歌,文字能够令鬼神感泣。
他曾为平民百姓出谋划策,甚至为朝廷受过冤屈,
他的风骨何等奇特!
拜见他的遗像,仿佛见到了往日的面容。
多亏了御史张郎的关心,感慨古人,珍重他的容颜。
几代人驾着华丽的马车,你知道那清幽的葛帏吗?
这不是痴迷,而是凭借忠诚与爱戴,千年之后论及这样的臣子。
奸雄们看到这一幕,至今仍然为之失魂落魄。
陈步墀,清代诗人,以其刚直的性格和对社会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批判,风格豪放而深沉。
此诗写作于对明琼山海刚峰先生的追思之际,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映射了作者对社会现状和历史人物的思考。
《大江东去·明琼山海刚峰先生瑞遗像》是陈步墀对刚峰先生的真挚怀念之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忠臣的崇敬与对现实的反思。诗的开头“先生刚者,乃乾坤正气,自来难得”,以高度的赞美之词突显了刚峰先生的品德与气节,强调了这样的人在历史长河中的稀缺。
接下来的“耻作声诗邻小道,文字鬼神能泣”则表达了诗人对低俗诗歌的蔑视,反映出他对文学的高尚追求。诗句中“风骨何奇特”,通过对刚峰先生的赞美,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
在“拜观遗像,须眉如见畴昔”中,诗人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仿佛与历史人物进行了心灵的对话。最后,通过对“奸雄瞻此,至今犹夺其魄”的描写,诗人不仅在怀念刚峰先生,也在批判当时的社会风气,表现出对忠诚与正义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情感表达,使之成为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先生刚者,乃乾坤正气,自来难得。
这句开篇即点明了刚峰先生的品德特性,强调其在历史中的稀有性。
耻作声诗邻小道,文字鬼神能泣。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低俗文艺的鄙视,强调了文学的力量。
两策平黎,一棺待罪,风骨何奇特。
此句描绘了先生所做的贡献与遭受的冤屈,突显其高尚的精神。
拜观遗像,须眉如见畴昔。
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仿佛与其重逢。
多谢御史张郎,伤心吊古,珍重贻颜色。
感谢张郎的情感表达,体现出对历史的珍视。
几辈高车连驷马,知否葛帏清极。
提到富贵生活与清雅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文化的追求。
不是痴狂,直凭忠爱,千载论臣则。
说明对理想的追求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忠诚。
奸雄瞻此,至今犹夺其魄。
强调了奸诈之人在看到这样的人物时,依然感到恐惧。
整首诗以刚峰先生为中心,表现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追求忠诚与正义的情感基调。
陈步墀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风骨何奇特”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对风气的批判
B. 对刚峰先生的赞美
C. 对历史的无奈
D. 对文学的思考
“两策平黎”指的是?
A. 帮助平民
B. 参与朝政
C. 写作诗歌
D. 反对奸雄
《静夜思》与《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