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1:48
海岳道人,向白云深处静中观物。百尺瑶台清似水,仄倚丹崖翠壁。台下梅花,虬枝铁干,点缀千年雪。三山咫尺,神仙原是人杰。老我而今自归来,天上豪兴时时发。笑傲烟霞,看人间蠛蠓瓮中生灭。白石樵翁,沧波渔父,相伴俱黄发。蓬莱小阁,相对灵峰山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于山水之间的道人,静静地观赏着自然的景物。他站在瑶台上,台面如水般清澈,倾斜着靠在丹色的山崖和翠绿的壁面上。台下梅花傲然绽放,虬曲的枝干如铁般坚韧,点缀着千年积雪。三座山峰近在咫尺,神仙本是人中杰出的人物。如今我已年老,返回这里,时常感受到天上的豪情。面对烟霞,我傲然一笑,俯视人间如同瓮中生灭的虫子。白石上的樵夫和沧波中的渔父,伴着我这位白发老人。蓬莱的小阁,与灵峰上的明月相对而立。
作者介绍:夏言,明代诗人,生于1480年,卒于1549年。他以诗词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题为“次东坡韵”,表明诗人受到苏东坡的启发,写作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夏言的《大江东去 其十四》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海岳道人”不仅是一个隐居的山人形象,更是诗人理想中的人格化身,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瑶台和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追求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神仙原是人杰”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人杰的崇拜和对普通生活的反思,强调了人们在平凡生活中也可成就不凡。诗的最后部分,通过描绘白石樵翁和沧波渔父的形象,彰显了隐逸生活的悠然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海岳道人”指的是?
诗中“百尺瑶台清似水”形容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