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07
沁园春 秋夜病怀书感
作者: 李佩金 〔清代〕
清夜回肠,百绪纷纭,凄然泪零。
觉天涯离恨,痴魂黯黯,宵深肺病,短梦惺惺。
霜叶辞枝,寒蛩咽露,粉月玲珑上绮棂。
孤光冷,偏照人庭院,别样分明。
屏山瘦影伶俜。
见背壁残灯死复醒。
叹身如年历,暗知凄节,心同刻漏,记尽长更。
生小工愁,从来善哭,何况而今寥落情。
无憀极,倩喘丝半缕,扶住黄昏。
在这清冷的夜晚,思绪纷纷,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我感到天涯的离愁,心中黯淡无光,夜深了,肺病加重,短暂的梦境也不再清晰。
霜打的落叶告别树枝,寒蛩在露水中悲鸣,粉色的月光在窗棂上显得分外玲珑。
孤独的月光冷冷地照射在我的庭院,显得格外清晰。
屏山的瘦影显得孤单,
看到背后的残灯时,又一次从沉寂中醒来。
我叹息着,感觉自己如同年历般苍老,暗自知道这凄凉的节令,心如同刻漏般的流逝,记尽了漫漫长夜。
生活的琐事让我忧愁,我本就爱哭,更何况如今情感如此寥落。
无怨无悔,惟愿微弱的喘息能扶住这黄昏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佩金,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被认为是清代抒情诗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该诗是在一个秋夜,作者因病而卧,思绪纷飞,感受到离愁与孤独,写下了这首富有情感的诗。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沁园春 秋夜病怀书感》是一首深情的抒怀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深沉的思绪与孤独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清夜回肠,百绪纷纭”便直入主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描写中,霜叶、寒蛩和粉月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凄美的氛围。尤其是“孤光冷,偏照人庭院,别样分明”,将孤独映射到庭院的光影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孤单。
作者通过对病痛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情感的渴望。诗中反复出现的“暗知凄节”和“心同刻漏”,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倩喘丝半缕,扶住黄昏”,更是把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最后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也极具美感,层层递进,情感由内而外,逐渐展开,最终回归于对黄昏的感慨,既有个人的抒情,也有对生命的普遍感悟。
逐句解析:
清夜回肠,百绪纷纭,凄然泪零。
表达了在清冷的夜晚,作者内心思绪万千,悲伤的泪水悄然流下。
觉天涯离恨,痴魂黯黯,宵深肺病,短梦惺惺。
感受到远方的离愁,心情暗淡,夜深了病痛加重,短暂的梦境也让人清醒。
霜叶辞枝,寒蛩咽露,粉月玲珑上绮棂。
描述了霜打的落叶离开树枝,寒蝉在露水中悲鸣,月光映照在窗棂上显得十分精致。
孤光冷,偏照人庭院,别样分明。
孤独的月光冷冷地照在庭院里,显得格外清晰与孤独。
屏山瘦影伶俜。
壁上的山影显得孤单,暗示着诗人的孤独。
见背壁残灯死复醒。
看见背后残留的灯光,仿佛在沉寂中又一次苏醒。
叹身如年历,暗知凄节,心同刻漏,记尽长更。
叹息着自己的年纪如同年历一样,深知这凄凉的节令,心中如同漏水般流逝,记得漫长的夜晚。
生小工愁,从来善哭,何况而今寥落情。
生活琐事总让人愁苦,自己本就善于流泪,更何况如今情感如此稀落。
无憀极,倩喘丝半缕,扶住黄昏。
无怨无悔,唯愿微弱的喘息能扶住这即将来临的黄昏。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病痛与对生命的感叹展开,表达了人对时间流逝与情感缺失的无奈与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出秋夜的景象,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蛩"是什么?
"身如年历"这句中的"年历"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情感与生命的思考,值得一读。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