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3:53
友人烧筍之约未赴
作者: 穆修 〔宋代〕
久约烧林筍,何时会胜园。
未尝清气味,每厌俗盘餐。
渐痛烟犀老,方怜露锦繁。
如何玉川子,苦惜箨龙冤。
我与你早已约好一起去烧林中的竹笋,但不知何时才能在胜园相聚。
我从未享受过那清新的气息,反而厌倦了那些平常的宴席。
渐渐地对烟火的味道感到厌倦,反而更加怜惜那繁茂的露水和锦绣。
怎么能不怜惜玉川子呢,他苦苦地怀念那被摧残的竹笋。
穆修,宋代诗人,字仲明,号修甫。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此诗写于穆修与友人约定共同享受乡间美好时光,但因故未能赴约,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及对生活琐事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向往。
穆修的《友人烧筍之约未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友谊与自然的深切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清新气息的渴望。开篇提到“久约烧林筍”,直接引入了与友人相聚的主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然而,接下来的“何时会胜园”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作者对未能赴约的遗憾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未尝清气味,每厌俗盘餐”一句,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反感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这里的“清气味”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生机,而“俗盘餐”则暗示了城市生活的平庸与乏味。接下来的“渐痛烟犀老”,表达了对烟火气息的厌倦,这里“烟犀”不仅是对美味的期盼,更是一种对生活深感疲惫的象征。
最后,“如何玉川子,苦惜箨龙冤”,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对友人的想念之中,表现出对被抛弃的自然美的怜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思念,又有对自然美好的怀念,展现了穆修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久约烧林筍,何时会胜园。
早已约定一起去享受烧竹笋的乐趣,但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
未尝清气味,每厌俗盘餐。
从未享受过那清新的气息,反而对普通的宴席感到厌烦。
渐痛烟犀老,方怜露锦繁。
对烟火的味道渐感厌倦,更加珍惜那繁茂的露水与美丽的花朵。
如何玉川子,苦惜箨龙冤。
如何不怜惜玉川子,他对被摧残的竹笋深感遗憾。
整首诗以友谊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友谊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烧筍”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态度是?
在诗中,玉川子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