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冷翠阁与秋岩同赋》

时间: 2025-04-27 12:49:45

诗句

笑携琴册上崑崙,分坐溪头藓石根。

崖树有霜飞老叶,野泉无雨落秋痕。

几番閒借樵人屐,何许追寻隐者门。

多种杏花依此住,要知董奉得仍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9:45

原文展示:

笑携琴册上崑崙,分坐溪头藓石根。崖树有霜飞老叶,野泉无雨落秋痕。几番閒借樵人屐,何许追寻隐者门。多种杏花依此住,要知董奉得仍孙。


白话文翻译:

我笑着带着琴和书册去昆仑山,和友人一起坐在溪边的苔石之下。山崖上的树木被霜打落了老叶,野外的泉水不见雨水,却留下了秋天的痕迹。几次闲暇时借用樵夫的木屐,想要去寻找隐士的门径。这里种满了杏花,想必是董奉的后代依然栖息于此。


注释:

  • 昆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脉,象征高远和仙境。
  • 藓石:生苔的石头,表示清幽自然的环境。
  • 崖树有霜:指山崖上的树木因霜冻而落叶,表现秋冬之交的景象。
  • 野泉:自然的泉水,无人为干预,象征纯净和自然。
  • 樵人屐:樵夫的木屐,表示寻访隐者的朴素生活。
  • 董奉:古代隐士,以杏花著称,象征清白高洁的隐士生活。

典故解析:

  • 董奉: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隐士,以种杏花为生,传说他的后代都以杏花为名。此处提到他,意味着隐士的清高与自然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和抒情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隐士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天,诗人受到秋景的启发,反映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将秋天的景色与隐士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携琴册”“分坐溪头”,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一同享受自然宁静的意境。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细腻地刻画了秋天的景色,特别是“崖树有霜飞老叶,野泉无雨落秋痕”,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秋日的萧瑟和清冷。

“几番闲借樵人屐,何许追寻隐者门”则展现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借用樵夫的木屐,象征着他在自然中追寻隐士的足迹,表达出一种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尾的“多种杏花依此住,要知董奉得仍孙”不仅将董奉的传说引入诗中,更是强调了隐士的高洁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上呈现出一种宁静、清幽的美感,情感基调则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间尘事的淡泊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笑携琴册上崑崙:诗人在昆仑山笑着携带琴书,象征对音乐与文学的热爱。
  2. 分坐溪头藓石根:与友人一起坐在溪边,表现出一种友好的交流和对自然的享受。
  3. 崖树有霜飞老叶:秋天的树木因霜而落叶,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无情。
  4. 野泉无雨落秋痕:泉水清澈,但因无雨而显得干涸,寓意秋季的干燥和孤寂。
  5. 几番閒借樵人屐:多次借用樵夫的木屐,表现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渴望。
  6. 何许追寻隐者门:诗人想要探访隐士的住所,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 多种杏花依此住:杏花的种植象征着隐士的清高与美德。
  8. 要知董奉得仍孙:最后一句联系董奉,强调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册比作生活的乐趣。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景象更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清新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仑:象征着高远和理想的栖息地。
  • 溪头:象征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 霜叶:象征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流逝。
  • 杏花:象征清白与隐士德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笑着带着什么去昆仑山?

    • A. 画册
    • B. 琴册
    • C. 书法
  2.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 A. 雪
    • B. 秋叶
    • C. 夏雨
  3. 董奉以什么著称?

    • A. 画才
    • B. 种杏花
    • C. 写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隐士生活的理想与自然的和谐。
  2.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展现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好,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鉴赏》:对古诗的深入分析与解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的整体回顾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凤斝飞醇酎 虞美人·越罗巧画春山叠 南歌子·看月凭肩枨 南歌子·画幛经梅润 南歌子·胜日萱庭小 南歌子·云里千山暖 南歌子·北固烟中寺 南歌子·献鲤荣今日 南歌子·午夜添红蜡 鹧鸪天·白苎吴侬红颊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先验论 糸字旁的字 愚民安知 龙輴 从骑 先字旁的字 恩绝义断 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荚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摩乾轧坤 税款 教猱升木 里字旁的字 破鼓乱人捶 头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