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5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57:07
送人之苍梧
林逋 〔宋代〕
侧身南望但依依,
片席乘风去似飞。
莫谓苍梧在天末,
帝乡看逐白云归。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侧身向南望去,心中充满依依不舍的感情,像乘着风的席子一样,随风而去,仿佛在飞翔。不要认为苍梧山在天边的尽头,帝乡的归路也是随着白云而归。
苍梧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象征,常常用来指代遥远或理想的地方。在古代诗词中,苍梧常与归隐、理想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帝乡”则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国度,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林逋(967-1028),字景熙,号逸少,宋代诗人、词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雅的情趣著称,尤其擅长咏物诗和抒情诗。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送人之苍梧》是林逋送别友人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诗中通过对苍梧的描写,传达出对理想归宿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感伤。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侧身南望但依依”,通过“侧身”和“依依”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情感,仿佛诗人正站在离别的地点,满怀不舍地向南方眺望。在这份依依不舍的情感中,诗人使用“片席乘风去似飞”这样的意象,赋予离别一种轻盈的感觉,似乎离别并非沉重,而是一种自由的旅程。
接下来的两句则带有哲理的思考,诗人提醒自己和友人不要将苍梧山视为遥不可及的地方,暗示着理想的追求并不遥远。最后一句“帝乡看逐白云归”,既表明了对理想归宿的向往,也给人以希望,仿佛在告诉友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都有理想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林逋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送人之苍梧》的作者是谁?
诗中“侧身南望但依依”表达了什么情感?
“莫谓苍梧在天末”这句的含义是?
对比林逋的《送人之苍梧》和王维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林逋更为细腻,着重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对友人的怀念,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两首诗都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