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7:31
病眼仇冤一束书,
客舍葭莩菊一株。
看来看去两相厌,
花意索寞恰似无。
清晓肩舆过花市,
陶家全圃移在此。
千株万株都不看,
一枝两枝谁复贵。
平地拔起金浮屠,
瑞光千尺照碧虚。
乃是结成菊花塔,
蜜蜂作僧僧作蝶。
菊花障子更玲珑,
生采翡翠铺屏风。
金钱装面密如积,
金钿满地无人拾。
先生一见双眼开,
故山三径何独怀。
君不见内前四时有花卖,
和宁门外花如海。
眼睛生病,心中满是怨恨,写了一束书信,
在客栈里,看到一株菊花,心情却不愉快。
看来看去都觉得厌烦,
花的气息显得孤独,恰似无物。
清晨,肩舆经过花市,
陶渊明的全园花卉似乎都在这里。
千株万株的花都不再看,
一枝两枝又何曾珍贵呢?
平地上拔起的金色浮屠,
瑞光照耀千尺,映照碧空。
这乃是用菊花结成的塔,
蜜蜂像僧侣,蝴蝶如同僧侣。
菊花的障子更显玲珑,
鲜艳的颜色如翡翠铺成屏风。
金钱装饰的花瓣密密麻麻,如同堆积,
金钿满地,却无人拾起。
先生一看到,双眼便明亮了,
故乡的三条小径为何只在心中怀念。
难道你不知道四季都有花在卖,
和宁门外的花如同大海一般?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士奇,号阮郎,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花市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和宁门外的一次花市游览,传达出对菊花的爱与对生活的深思。开篇以“病眼仇冤一束书”引入,表达了诗人因眼睛不适而产生的怨恨与孤独感。随后的描写中,诗人将目光投向花市,见菊花一株,心中却感到厌倦,仿佛在传达一种对繁华世界的冷漠与无奈。
诗中“千株万株都不看,一枝两枝谁复贵”显示了诗人对繁华的无动于衷,尽管花市盛况空前,但诗人的心中却流露出一种淡漠的情绪。接下来的描写则透出一种对菊花的珍视和赞美,尤其是“金浮屠”与“菊花塔”的描写,将菊花与佛教文化结合起来,赋予了菊花更深的象征意义。
最后,诗人以“故山三径何独怀”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尽管外面繁花似锦,但心中仍然怀念着那片宁静的土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的冷漠,也有对过去的怀念,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花市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外在繁华的冷漠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杨万里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金浮屠”象征什么?
诗人对花市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