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36
狸之文兮,蔚乎其成章。
身之孔昭兮,而其智之不扬。
维元首之昧昧兮,而股肱孰为其良。
吁嗟乎,狸之祥兮。
非吾之伤兮,其谁为伤。
狸的文采啊,真是让人感慨其成就。
他的身子虽显赫,但智慧却不被展现。
那位元首的昏暗啊,谁能成为他的良辅?
唉,狸的祥瑞啊!
这不是我的伤痛,那又是谁的伤痛呢?
诗中提到的“狸”可以理解为一种智慧与狡诈并存的象征,反映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与失望。而“元首之昧昧”则暗指当时君主的昏庸无能,造成国家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
曹勋,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观察。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派作品,也有细腻的抒情诗。
《琴操·残形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狸的描绘,反映了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并表达了对贤人的渴望。
《琴操·残形操》通过“狸”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狸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视为狡猾和灵动的象征,而诗中却赋予了其更深层的意义。开篇以“狸之文兮,蔚乎其成章”表达了对狸的赞美,似乎在讽刺那些在外表上光鲜亮丽却缺乏真实智慧的人物。接着,诗人通过“身之孔昭,而其智之不扬”揭示了外表和智慧的落差,反映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后面的“维元首之昧昧”则直接指向当时的统治者,表现出对其无能的质疑。整首诗在感叹中流露出无奈与失望,最终以“非吾之伤兮,其谁为伤”结束,表明诗人对社会悲剧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智者的渴望,揭示了外表与内在的不一致,表现出对政治昏庸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中“狸”象征什么?
“维元首之昧昧”指的是哪个方面?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豪情壮志,而曹勋的《琴操·残形操》则流露出对社会的深刻忧虑。两者都通过各自的意象传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