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4:51
寄蜀二首
盗隔枝江远,人来蜀道稀。
乱离非复昔,富贵不如归。
戎马心何壮,家山愿莫违。
阿圆从小慧,解叹白云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蜀地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人感叹,盗贼横行使得蜀道变得遥远,来往的人越来越少。如今的乱离局面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富贵的生活再也无法比拟回归故乡的幸福。即使戎马生涯令人心壮,心中对家山的向往却从未减弱。阿圆从小聪慧,总是叹息着白云的飘飞。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典雅、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抒情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战乱年代,作者心系故乡,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朴素的言辞,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乱世的感慨。开头两句“盗隔枝江远,人来蜀道稀”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带来的不安与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对蜀道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失落。接下来的“乱离非复昔,富贵不如归”则将主题进一步深化,表达了对往昔安宁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荣华富贵的无所谓,归乡的愿望更显得迫切而真挚。
在后面两句中,诗人通过“戎马心何壮,家山愿莫违”展现了即使在戎马生涯中,心中对故乡的向往也始终存在。最后一句“阿圆从小慧,解叹白云飞”则引入了个人情感,表现了对爱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乱世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道”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归乡的道路
C. 战乱
“戎马心何壮”中的“戎马”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战争
C. 家庭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子翚的《寄蜀二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人的牵挂,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后者则更突出家庭的情感纽带。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