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3:32
次韵致明七言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春风摇溪溪摇天,
刘郎诗思如涌泉。
已怜飞花太狼籍,
却爱芳草长芊绵。
痴儿了事从渠了,
万古寒空没飞鸟。
北海樽中兴味长,
邯郸枕裹功名小。
南山北山云崔嵬,
君胡不歌归去来。
山中交游苦相忆,
玉柱瑶瑟生浮埃。
春风摇曳溪水,溪水摇曳天空,
刘郎的诗思如泉水般涌出。
已然怜惜那飞舞的花瓣太过狼藉,
却更爱那芳草,长得绵绵延延。
痴儿的事儿就让他去了结,
万古的寒空中再无飞鸟。
北海的酒杯中兴味悠长,
邯郸的枕边功名显得渺小。
南山北山的云朵高耸入云,
你为何不唱歌归去呢?
山中好友相聚,却苦于相思,
玉柱瑶瑟间浮起的尘埃。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春风的轻柔与生命的复苏,同时也反思人生的无常与世俗的功名。
《次韵致明七言》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与人生哲思的诗。开篇的“春风摇溪溪摇天”,以生动的意象引入,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景,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接下来的“刘郎诗思如涌泉”,不仅表明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泉涌,也传达出一种春天带来的生机盎然。
诗中对比“已怜飞花太狼籍,却爱芳草长芊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矛盾情感。飞花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流逝,而芳草则是持久的生命力,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接下来的“痴儿了事从渠了”,则引发了思考:在无尽的追求中,我们是否也该放下某些执念,回归简单的生活。
后面的“北海樽中兴味长,邯郸枕裹功名小”,则是对功名的反思,显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诗人用酒与功名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快乐。在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山中交游的思索,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意象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春风摇溪溪摇天”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和煦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萧瑟
D) 夏天的炎热
诗中提到的“邯郸”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功名与浮华
C) 友情之重
D) 家乡的思念
“万古寒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常
C) 幸福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