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吴炼师归王屋》

时间: 2025-07-27 19:57:23

诗句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独戴熊须冠暂出,

唯将鹤尾扇同行。

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9:57:23

原文展示:

送吴炼师归王屋
作者: 张籍 〔唐代〕

玉阳峰下学长生,
玉洞仙中已有名。
独戴熊须冠暂出,
唯将鹤尾扇同行。
炼成云母休炊爨,
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
应闻空里步虚声。


白话文翻译:

在玉阳峰下求学长生不老,
在玉洞仙境中已声名显赫。
他独自戴着熊须的冠冕暂时出门,
只带着鹤尾扇同行。
炼成云母不再做饭,
已经得到了雷公的任命。
他却要去瑶坛上面宿营,
应当能听到空中行走的虚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阳峰:传说中的仙山,象征修炼和长生。
  • 长生:指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思想。
  • 熊须冠:一种道士的装束,象征道教的身份。
  • 鹤尾扇:道教的法器之一,常与长生、仙人相联系。
  • 云母:一种矿物,古人用来炼丹。
  • 雷公:道教神话中的雷神,掌管雷电。
  • 瑶坛:传说中的仙坛,象征修行的地方。
  • 步虚声:指空中行走的声音,象征仙人或灵魂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玉阳峰”和“玉洞”,是道教文化中著名的修行场所,与长生不老的理想紧密相连。
  • “雷公”是道教中重要的神祇,象征着掌控自然力量的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公济,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卒年不详。他以古体诗著称,作品多描绘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籍送别一位名叫吴炼师的道士,表达了对道教修行者的尊重与对长生理想的向往。背景可能是当时道教兴盛,人们对修炼成仙的渴望。


诗歌鉴赏:

《送吴炼师归王屋》是一首充满道教哲学和理想的诗。全诗以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道士的修行之路。开篇即提到“玉阳峰”,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追求长生的理想。诗中提到的“玉洞仙中已有名”,暗示了吴炼师在道教界的地位,令人肃然起敬。

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道士的形象,独自戴着熊须冠,手持鹤尾扇,仿佛他即将踏上更高的修行之路。这种形象不仅体现了道教的传统服饰,也赋予了他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再到“炼成云母休炊爨”,暗示他已达到了炼丹的高深境界,生活的琐事已不再需要。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他在瑶坛上宿营的情景,给人以超然的感觉,仿佛能听到来自空中的步虚声,象征着道士的灵魂在宇宙中自由游荡。这种境界,既是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又是一种对人生与自然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对道士的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向往。清晰的意象、流畅的节奏,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阳峰下学长生:在玉阳峰下修习以求长生不老,强调了追求长生的渴望。
  2. 玉洞仙中已有名:吴炼师在道教界已有声名,暗示其高深的修行。
  3. 独戴熊须冠暂出:道士独自出门,形象鲜明,体现了其身份。
  4. 唯将鹤尾扇同行:鹤尾扇作为法器,象征道教文化与修行。
  5. 炼成云母休炊爨:达到炼丹的境界,不再为琐事烦恼。
  6. 已得雷公当吏兵:暗示他获得了神的认可,象征着权威与力量。
  7. 却到瑶坛上头宿:去到瑶坛,象征着更高的修行境界。
  8. 应闻空里步虚声:表达了灵魂的自由与超然,仿佛能听到仙人行走的声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的修行比作长生的追求,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多个自然与道教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世俗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修行者的尊重与对长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人们对超脱与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阳峰:象征修行与长生。
  • 熊须冠:道教身份的象征。
  • 鹤尾扇:法器,象征修行的工具。
  • 云母:炼丹的象征,代表高深的修行。
  • 雷公:自然力量的象征,体现了修行的成果。
  • 瑶坛:超脱的境界,象征修行的理想状态。
  • 步虚声:灵魂自由的象征,体现了对仙人状态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阳峰”代表什么意思? A. 一座山
    B. 修行的地方
    C. 仙人的居所

  2. “独戴熊须冠”中的“熊须冠”象征什么? A. 道士的身份
    B. 法器
    C. 祥瑞的标志

  3. 诗中说吴炼师“已得雷公当吏兵”,这是什么意思? A. 得到神的认可
    B. 参与政府工作
    C. 成为雷公的助手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张籍的《送吴炼师归王屋》都是表达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孤独,而张籍则更强调道教文化与修行的理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张籍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访孟守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怀 水调歌头 满江红(自赋) 八声甘州 水调歌头(客有言持志者,未知其用因赋)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秋怀十首 中秋月五首 壬戌岁春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传经送宝 牛字旁的字 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下愚不移 清点 鼎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牢不可破 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虚晃一枪 心字底的字 趣造 九原可作 歇夜 耳刀旁的字 政慢 临军对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