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5:4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5:45:02
原文展示:
从刘待制游中梁山寺 张嵲 〔宋代〕
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 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 登临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谢公。
白话文翻译:
高高低低的楼阁横跨在碧蓝的天空之上,密集的树木在山风中摇曳。 苍茫的江水向东流去,仿佛流向天边,秦岭的山峰从西边蜿蜒至汉中。 原野空旷,自然让人感到目光的遥远与伤感,天空高远,偶尔可以看到飞鸿掠过。 登上高处,心中不再有对河山的思念,因为今日的中原已经有了像谢公那样的人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游览中梁山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当代贤能之士的赞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嵲游览中梁山寺时,通过对山寺周围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有才能之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梁山寺为背景,描绘了山寺周围的壮丽景色,通过“楼阁高低跨碧空”和“鳞鳞群树亚山风”等句,展现了山寺的雄伟与自然的生机。诗中“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一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特征,也隐喻了历史的深远。后两句“登临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谢公”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代贤能之士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中梁山寺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当代贤能之士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沧江东去流天外”中的“沧江”指的是什么?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答案:B. 长江
诗中“今日中原有谢公”中的“谢公”指的是谁? A. 谢灵运 B. 谢安 C. 谢朓 答案:B. 谢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