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40
羸马东山路,骎骎抵石门。
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烟村。
久客悲行役,清愁搅梦魂。
劳生多感慨,馀恨付乾坤。
瘦弱的马儿在东山的路上缓缓前行,终于抵达了石门。
春夜的细雨中,落花纷纷,而流水伴着暮色笼罩的村庄。
久居他乡的我感到悲伤,行路的辛苦如影随形,清冷的愁绪搅动着我的梦魂。
劳累的生活让我感慨万千,心中的遗憾只能交付给苍天。
诗中虽无明显的典故,但“落花”与“流水”的意象常常用以象征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逝去。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悟。
黄庚,字子华,号惭愧,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性格洒脱,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与乡村生活,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作于黄庚的游历生涯中,反映了他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在春雨纷飞的夜晚,诗人经过石门,想起了故乡的村庄,心中生出无尽的愁绪与感慨。
《石门》一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羸马东山路,骎骎抵石门。”描绘了一幅行走在春日山道的画面,马儿的瘦弱与缓慢行走的状态,折射出诗人自己内心的疲惫与无奈。接下来的“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烟村。”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春夜幽静的氛围,落花与流水的结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伤感的美感。
“久客悲行役,清愁搅梦魂。”中的“久客”突出了诗人漂泊的状态,行役的辛苦成为他心中无尽愁苦的根源。最后的“劳生多感慨,馀恨付乾坤。”则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遗憾。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黄庚作为一位宋代诗人的独特视角。
羸马东山路,骎骎抵石门。
诗人描绘了一匹瘦弱的马在东山小路上缓缓前行,最终抵达一个叫石门的地方,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疲惫感。
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烟村。
在春天的夜晚,细雨中落花纷飞,流淌的水与笼罩在暮色中的村庄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哀伤的氛围。
久客悲行役,清愁搅梦魂。
长期身处异乡的诗人感到悲伤,行走的疲惫与孤独不断扰乱着他的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劳生多感慨,馀恨付乾坤。
在艰辛的生活中,诗人常常感慨万千,心中的遗憾与不甘只能托付给天地,表露出一种无奈与释然。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苦涩与遗憾的深刻反思。黄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形成了一种既清新又哀伤的情感基调。
“羸马”在诗中指什么?
A. 强壮的马
B. 瘦弱的马
C. 骏马
诗中“落花”象征什么?
A. 新生命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的回忆
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A. 忘却
B. 思念
C. 喜悦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月光照在床前的情景,与黄庚的《石门》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黄庚则在自然描写中渗透了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