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泉》

时间: 2025-04-25 04:46:12

诗句

冷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

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46:12

原文展示:

冷色初澄一带烟,
幽声遥泻十丝弦。
长来枕上牵情思,
不使愁人半夜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分的景象,清冷的色调与袅袅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远处传来的悠扬琴声如丝线般飘散。诗人在床头思念牵挂,难以入睡,愁绪缠绵不去。

注释:

  • 冷色:指清冷的颜色,给人以凉意的感觉。
  • 初澄:初秋时分,天空清澈明朗。
  • 幽声:幽静的声音,这里指远处的音乐声。
  • 十丝弦:比喻琴声如丝线般细腻。
  • 长来:长时间以来,指诗人对情感的思念。
  • 枕上:在枕头上,指躺着的状态。
  • 牵情思:牵挂着情感,思念的人或事。
  • 不使:不让,表示一种强烈的情感影响。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十丝弦”可以理解为对古代乐器的隐喻,象征着音乐的细腻与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涛(768年-831年),唐代女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当时文人的广泛赞誉。她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以其诗歌闻名,尤其是在描写情感和自然景象方面颇有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是情思绵绵的时节。秋天的清冷和宁静常常引发诗人的思绪,表达对远方亲友或爱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秋泉》以其清丽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诗中“冷色初澄一带烟”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清冷的色调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微妙情绪。随后的“幽声遥泻十丝弦”则运用了音乐意象,暗示着遥远的琴声如丝线般细腻,带有一种悠远的美感。这种音乐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律感,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深思。

第三句“长来枕上牵情思”,则表现了诗人对思念的深刻体验。床头的孤独与思念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愁苦。最后一句“不使愁人半夜眠”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思念的无情与深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切的情感传达,展现了秋天的冷寂与内心的温情,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冷色初澄一带烟:初秋时分的天空清澈,带着一丝冷意,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2. 幽声遥泻十丝弦:远处传来的音乐声悠扬动听,仿佛细丝般轻柔,给人带来一种思索的情绪。
  3. 长来枕上牵情思:在床上思念着远方的人,情感如潮水般涌来。
  4. 不使愁人半夜眠:愁苦的思念让人无法入睡,深夜的孤独更加显得刺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十丝弦”,形象生动地传达了音乐的细腻。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初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思念的深刻体验,以及在孤独中难以入眠的愁苦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色:象征着秋天的凉意与孤独。
  • :代表着淡淡的思念与朦胧的情感。
  • 幽声:音乐意象,体现了思绪的深远和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冷色初澄一带烟”中的“冷色”主要指什么?

    • A. 暖色
    • B. 清冷的颜色
    • C. 鲜艳的颜色
  2. 诗中“幽声遥泻十丝弦”中的“十丝弦”比喻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细腻的琴声
    • C. 远方的思念
  3.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无法入眠?

    • A. 疲惫
    • B. 思念
    • C. 噪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薛涛的《秋泉》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之情,但薛涛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显洒脱与豪放。两者各具风格,展示了不同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女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悼杨氏妓琴弦 涂次逢李氏兄弟感旧 岁除对王秀才作 闻春鸟 送人游并汾 河传·锦浦 旧居 哭同舍崔员外 南邻公子 赠渔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低眉下首 采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厚颜无耻 土壤细流 森整 食字旁的字 杀人不见血 绝口不提 刀头活鬼 书证 王尊叱驭 润黩 寸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