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26
天迥云收霁色空,
乔林还绕寺当中。
阴森小径千重竹,
萧飒虚亭四面风。
暮霭不兴山抹黛,
夕阳西下水流红。
自惭怯懦承庥庇,
安得民称几寸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天空,白云散去后的清新景色,寺庙被高大的乔木环绕。阴暗的小径上,竹子层层叠叠,空旷的亭子四面吹来阵阵微风。黄昏时分,山峦的黛色被暮霭笼罩,夕阳西下,水面映出红色的光辉。诗人自感怯懦,无法承受庙宇的庇护,想问百姓哪里能称得上几寸葱的价值。
作者介绍:韩舜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对罗汉寺的游览过程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感慨和对自身能力的自省。
《罗汉寺 其二》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邃的思考。开篇的“天迥云收霁色空”,描绘了一幅雨后晴空的明媚景象,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乔林还绕寺当中”的描写,将寺庙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阴森小径千重竹,萧飒虚亭四面风”,在这静谧的环境中,竹林的阴森和微风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尤其是“虚亭”一词,给人以空灵之感,似乎在暗示一种超然的境界。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了黄昏,诗人用“暮霭不兴山抹黛,夕阳西下水流红”呈现出一种悲凉的美。夕阳的余晖照耀着水面,映衬出一幅温暖而又带有淡淡伤感的画面。最后两句则引发了诗人内心的自省,“自惭怯懦承庥庇,安得民称几寸葱”,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与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美景,也在探讨个人价值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天迥云收霁色空”中的“霁”指的是什么?
诗中“阴森小径千重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自惭怯懦承庥庇”中,诗人感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