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时间: 2025-05-13 13:12:23

诗句

前者途中一相见,人事经年记君面。

后生相动何寂寥,

君有长才不贫贱。

君今起柁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

幸为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12:23

原文展示: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杜甫 〔唐代〕

前者途中一相见,人事经年记君面。
后生相动何寂寥,君有长才不贫贱。
君今起柁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
幸为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

白话文翻译:

前些日子在路上见过你,时光荏苒,记得你的面容。
年轻人心中惆怅何其寂寥,你才华横溢,生活并不贫贱。
你如今掌舵春江,顺流而下,我也在沙洲边准备小舟。
有幸能将书信送到贤府的主宰那里,江边的花尚未凋零,我们还会在江楼再相聚。

注释:

  • 相见:见面,交往。
  • 人事经年:人世间的事情已经过去多年。
  • 后生:年轻人。
  • 长才:指才能出众。
  • 起柁:掌舵。
  • 江流:江河流动。
  • 幸为达书:有幸能将书信送达。

典故解析:

  • 江花未尽:可能暗指春天的景色尚未结束,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贤府:指有才德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代表对对方的敬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诗人心系故友,借送别之际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杜甫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与友人相见的往事,强调时光的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开篇的“前者途中一相见”,直接引入了与友人的重逢,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温暖。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惆怅,暗示了对未来的不安与思考。

"君有长才不贫贱"则展现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表达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此时,诗人将自身的处境与友人的成功形成对比,流露出一丝羡慕和期许。最后两句则寄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借江花、江楼来传达对未来再聚的期待,形成一种温暖而又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透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回忆相见情景,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人情的珍贵。
    • 第二联:表达对年轻人的关怀,赞扬友人的才能,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第三联:描绘了春江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希望。
    • 第四联:转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象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起柁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形成了和谐的音律美。
    • 比喻:江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怀念与未来相聚的期望,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江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江花:象征着美好与生机,代表着希望的延续。
  • 小舟:象征着轻松与自由,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2. “君有长才不贫贱”中,"长才"的意思是: A. 长寿
    B. 才能出众
    C. 长年丰厚

  3. 诗中提到的“江花未尽”象征着: A. 时光流逝
    B. 未来的希望
    C. 友情的消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杜甫的《短歌行》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更多展现豪放的情感,而杜甫则透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深沉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王仲彝制机宰浏阳 送王仲彝制机宰浏阳 送蒙斋兄长游天台二首 送蒙斋兄长游天台二首 送刘镇叔安入京 送黎明府 送来宾宰 送陈幼度运干 送陈幼度运干 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昂首天外 自诒伊戚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戳无路儿 走字旁的字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整齐 包含甓的词语有哪些 鲜媚 引笔 无所不通 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刍荛之见 矛字旁的字 收看 羽字旁的字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