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李丈尚书 其三》

时间: 2025-08-10 03:04:41

诗句

蓬室有姝女,颜色耀朝晖。

幽独人未识,婵娟心自知。

高堂悬宝鉴,美丑良不欺。

借君一寸光,为妾照蛾眉。

念当有所适,辞亲结罗衣。

常恐妾命薄,失身轻薄儿。

安得嬿婉人,白头同所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3:04:41

诗词名称: 上李丈尚书 其三

作者: 王之望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蓬室有姝女,颜色耀朝晖。
幽独人未识,婵娟心自知。
高堂悬宝鉴,美丑良不欺。
借君一寸光,为妾照蛾眉。
念当有所适,辞亲结罗衣。
常恐妾命薄,失身轻薄儿。
安得嬿婉人,白头同所归。

白话文翻译:

在蓬草搭成的房子里,有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容颜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耀眼。
她独自在幽静的地方,世人还未曾识得她,只有她自己心中明白那份婉约之美。
高堂上悬挂着一面宝镜,美与丑在镜中不会有丝毫的欺骗。
我希望借用你的一点光芒,来照亮我的眉妆。
我想着将来要有所归宿,因此辞别亲人,缝制罗衣。
我常常担心我的命运薄弱,害怕被那些轻浮之人所轻视。
我希望能得到一个温婉的人,携手白头到老。

注释:

  • 蓬室:指用蓬草搭建的房屋,象征简陋。
  • 姝女:美丽的女子。
  • 婵娟:形容女子的美丽,常用以比喻月亮的皎洁。
  • 宝鉴:宝贵的镜子,象征自我反省。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而弯曲。
  • 罗衣:轻薄的衣物,常用于美丽的装束。
  • 嬿婉:形容女子温婉柔美。

典故解析:

在诗中,提到的“宝鉴”不仅是一个物品,更象征着自我认知和社会对美的评价。古代常用镜子来反映真相,寓意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宋代诗人,风格清新,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之望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婚姻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上李丈尚书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王之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蓬室”与“高堂”的对比,体现出社会地位与内心追求的矛盾。女子在幽静的环境中,虽美丽却无人识得,代表了社会对个体的忽视。诗人借用“借君一寸光”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整体上,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渴望的交织,突显了人们在爱情与自我认同中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蓬室有姝女:在简陋的房子里有位美丽的女子,暗示社会地位。
  2. 颜色耀朝晖:她的美丽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动人,象征希望。
  3. 幽独人未识:她独自生活,世人未曾了解她的美。
  4. 婵娟心自知:只有她自己明白内心的美丽与渴望。
  5. 高堂悬宝鉴:高堂中挂着宝镜,象征自我反省与真实。
  6. 美丑良不欺:镜子反映真实,无法掩盖美丑。
  7. 借君一寸光:希望借助他人的光辉照亮自己。
  8. 为妾照蛾眉:描绘自己美丽的容颜,渴望被他人看见。
  9. 念当有所适:思考未来的归宿,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
  10. 辞亲结罗衣:为了爱情而辞别亲人,追求独立。
  11. 常恐妾命薄:担忧自己的命运薄弱,恐惧被人轻视。
  12. 失身轻薄儿:害怕被轻浮之人所伤害。
  13. 安得嬿婉人:希望能找到温婉的伴侣。
  14. 白头同所归:愿与爱人携手到老,表达对真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宝鉴”比喻自我反省。
  • 对仗:如“美丑良不欺”对“借君一寸光”。
  • 象征:通过“蛾眉”象征女性的美丽与脆弱。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女子的内心世界,探讨了爱情、命运与自我认同的复杂关系,表达了对真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1. 蓬室:象征简陋的生活,反映社会地位的局限。
  2. 姝女:美丽的象征,代表理想中的伴侣。
  3. 宝鉴:自我反省和真实的象征。
  4. 蛾眉:女性美丽与脆弱的象征。
  5. 白头:象征长久的爱情与伴侣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蓬室有姝女”中的“姝女”指的是什么?
    A. 普通女子
    B. 美丽的女子
    C. 老年人
    D. 书生

  2. 诗中提到的“宝鉴”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我反省
    C. 权力
    D. 自然美

  3. 诗人最希望的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找到温婉的伴侣
    C. 享受孤独
    D. 留在家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王之望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的抉择与挣扎,王之望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之望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仙池 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 梦游洛中十首 题建造寺奉先院 和运使王学士舟次德清见寄 送许寺丞知古田县 梨园小部 瞻礼开师真像 留别旧居花槛 题金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爱国如家 恩恩爱爱 靑字旁的字 咸味 逆时 豆字旁的字 阴训 甘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蹁跹 包含迫的词语有哪些 白跑一趟 鱼水和谐 托物寓感 遁世离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