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11
补衲庵荒曲径斜,年年丛桂发新芽。
楹书读遍三千卷,别有农书教艺瓜。
在荒凉的庵堂中,曲折的小径显得有些斜歪;每年丛生的桂花都在春天吐出新的嫩芽。
我把书房里的书读遍了三千卷,却另有一本农书教我如何种植瓜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翁同和(1816-1890),字子华,号澄庵,晚清诗人、书法家。他以精湛的诗词和书法闻名,并且在清末的文人圈中颇具影响力。其作品多描绘自然、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翁同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对学习与农业的重视,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田园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农耕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补衲庵荒曲径斜”的描绘,展现了庵堂的偏僻和环境的荒凉,暗示了诗人选择隐居生活的孤独感。同时,诗中“年年丛桂发新芽”则带来了一丝生机,突显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读书生活,提到“楹书读遍三千卷”,显示了其广博的学识和对文化的追求。然而,尽管他读了众多书籍,心中仍有所缺失,因此“别有农书教艺瓜”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展现了他对农业知识的重视,也传达出一种对务实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对自然与学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土地的热爱,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农业的热爱,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丛桂”主要象征什么?
A. 知识
B. 高洁与希望
C. 贫穷
“别有农书教艺瓜”中,“农书”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农业知识
C. 诗词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绝望
B. 向往
C. 不在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翁同和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饮酒》有相似之处,都是表现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翁同和的诗更侧重于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抒发个人的闲适与自在。两者都体现出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