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11
叔父寄李氏庶子泉铭
刘攽 〔宋代〕
翠壁清泉庶子铭,
文工境绝两知名。
埋藏云外山神护,
流落人间俗眼惊。
恨不陪游如阮籍,
远怜模写到蛮荆。
古书岂独记名姓,
自恐疏慵学不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泉水的铭文,诗人在此铭文中表现了对艺术和才华的追求。泉水藏在翠绿的山壁之后,只有少数人知道其存在。它如同被埋藏在云外的山神所保护,偶尔流出世间,让人惊叹。诗人感到遗憾,无法像阮籍那样与友人游玩,心中对能够描绘山水的艺术产生了深深的怜惜。古籍并不只是记载人物的名字,诗人自觉懒惰,害怕学业不得成就。
刘攽,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常结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达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的内心挣扎。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与李氏庶子的关系有关,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艺术追求的渴望。诗中提到的泉水象征着才华和灵感,而诗人对阮籍的羡慕则显示出他对自由与才华的向往。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前四句描绘了泉水的美丽与神秘,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追求。诗中“翠壁清泉”不仅描绘了一幅秀丽的自然画面,还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泉水的隐秘性与流落世间的惊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在名利与艺术之间的矛盾。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个人才华的怀疑和对学业的懒惰。这种内心的挣扎让整首诗更具深度,展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敏锐洞察。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向往,强调了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与才华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懒惰的自责。通过对泉水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阮籍”是谁?
“翠壁清泉”中“翠壁”指的是什么?
诗人心中对自身学习的态度是?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这首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李白的诗歌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刘攽的这首诗则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艺术的渴望相结合,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