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娥江下岸田为潮汐冲击今不可垦小民勺水煎卤于上》

时间: 2025-07-30 12:23:49

诗句

江潮冲田渐成地,地久归咸有其味。

小民泥炉候泥乾,勺水煎盐求浅利。

农家耕田望秋成,煎盐得钱尽力争。

呜呼小民尽力争,农家辍耒愁空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23:49

原文展示

江潮冲田渐成地,
地久归咸有其味。
小民泥炉候泥乾,
勺水煎盐求浅利。
农家耕田望秋成,
煎盐得钱尽力争。
呜呼小民尽力争,
农家辍耒愁空生。

白话文翻译

江水的潮汐冲击着田地,逐渐形成新的土地。土地久而久之又归于咸味。小百姓在泥炉旁等待泥土干燥,用勺子舀水煮盐,图谋一些微薄的利益。农家耕作期盼着秋天的丰收,煮盐挣得一些钱,大家都在拼命争取。唉,小民们拼尽全力去争取,农家停下犁耙却只感到空虚与忧愁。

注释

  • 江潮:江水的潮汐,指海水的涨落。
  • 冲田:冲击田地,形容江水对土地的影响。
  • 归咸:归于咸味,指土地被海水浸泡后,带有咸味。
  • 小民:指普通百姓。
  • 泥炉:用泥土制成的炉子,农村常用来煮盐。
  • 浅利:小的利益,微薄的收益。
  • 辍耒:停下耕作,停止使用农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侃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反映了他对农民困境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经济困境时期,农民的生活艰辛,诗人通过描绘潮汐对田地的影响,表达了对小民生存状态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潮对田地的冲击,反映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诗的开头,江水的潮汐不仅影响了地形,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无奈与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生计。诗中“小民泥炉候泥乾”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普通百姓在艰难条件下依然努力求生的场景。尽管他们拼尽全力去争取微薄的利益,但最终却感到无奈和愁苦,反映了对小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诗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农民的辛劳与收获的不成正比,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全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潮冲田渐成地:描绘江水潮汐的变化,影响了土地的形成。
  2. 地久归咸有其味:经过时间的推移,土地被海水浸泡,变得咸腥。
  3. 小民泥炉候泥乾:描写普通百姓在泥炉旁等待泥土干燥的情景。
  4. 勺水煎盐求浅利:小民用水煮盐,谋求微薄的利益。
  5. 农家耕田望秋成:农民希望能在秋天获得丰收。
  6. 煎盐得钱尽力争:通过煮盐挣取一些钱,大家都在努力。
  7. 呜呼小民尽力争:感叹小民们拼命争取生计。
  8. 农家辍耒愁空生:农民因无收成而感到愁苦与空虚。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自然变化与人类努力,突显生活的艰辛。
  • 拟人:将江潮赋予了对田地的冲击,生动形象。
  • 比喻:把小民的努力比作在泥炉旁等待,形象地表现出其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小民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压力下的艰辛,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江潮:象征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 田地:代表农民的生存基础。
  • 泥炉:象征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艰辛。
  • :隐喻微薄的利益和生存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民泥炉候泥乾”中的“小民”指的是: A. 贵族
    B. 普通百姓
    C. 学者
    D. 官员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小民生活的关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张侃与杜甫的诗作都关注小民的生活,但杜甫更多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而张侃则侧重于自然与经济的关系,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境遇。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大辞典》

相关查询

北岳二十韵 郊坛燕集 平台 兔园山 南台 乐成殿 芭蕉园 藏舟浦 琼华岛 承光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开头的成语 捐残去杀 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精摇 包含苒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伉俪情深 腐索驭马 合绪 胆大心粗 火字旁的字 云蔚霞起 柄令 凿坯而遁 龝字旁的字 爨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