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9
殷勤求孔雀,迢递自防城。
五岁金花满,三年小尾成。
文章聊自喜,饮啄不须惊。
莫使珠毛损,樊笼足寄情。
这首诗表达了对孔雀的热切追求,诗人为了获得它不辞辛劳。孔雀五岁时羽毛华丽,三年后尾羽逐渐长成。虽然我自得于写作的成就,但在饮食和生活中不必过于担心。希望能保护好它那美丽的羽毛,尽管它被囚禁在笼子里,但我对它的情感依然深厚。
屈大均(1568年-1648年),字穷庵,号白云,明代诗人、文学家、地理学家。他以诗词、散文及学术著作著称,尤其擅长古诗。屈大均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取材于生活的细节,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观察。
《廉州杂诗》是屈大均在南方游历时创作的一组诗,其中第十二首表达了他对孔雀的渴望与欣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以孔雀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美的向往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开篇的“殷勤求孔雀”表达了诗人对孔雀的强烈渴望,随之而来的“迢递自防城”则暗示了追求的艰辛与不易,表现出一种执着的态度。五岁孔雀的华丽羽毛和三年小尾的成长,既是对孔雀生命过程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成长的美丽。
诗中“文章聊自喜”则展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获得的满足感,这种自我欣赏的情绪与对孔雀的赞美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最后一句“莫使珠毛损,樊笼足寄情”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惋惜,尽管孔雀被囚禁于笼中,但它的美丽和诗人对它的情感依然深厚。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孔雀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思考,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真挚,意象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围绕着对孔雀的赞美与追求,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孔雀在几岁时羽毛最为华丽?
“樊笼足寄情”中“樊笼”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文章感到怎样?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屈大均的《廉州杂诗 其十二》更侧重于对生命过程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之美和豪放的个性。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自然和美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