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27
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
轩翼飏轻风,清响中天厉。
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
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
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
神鸟鸾栖息在高大的梧桐树上,时而飞翔于天空的边际。
它的翅膀在轻风中飘动,清脆的鸣叫声回荡在天空。
外面的侵扰难以预料,竹林在高空中掩盖了它的隐逸之势。
明亮的镜子高悬在堂上,映照出孤独的身影,令人感到悲伤与契合。
一声激荡的音响传向九霄,流淌的形体已经消逝。
范泰,生于南北朝时期,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常带有哲理性和抒情性,融合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感受。
《鸾鸟诗》写于南北朝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鸾鸟象征高洁与自由,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鸾鸟诗》以神鸾这一象征物,通过其栖息与飞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高洁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神鸾栖高梧”描绘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意境,接着“爰翔霄汉际”则生动地描绘出鸾鸟翱翔于天际的自由状态,令人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外部的威胁,使用“外患难预谋”表达了对不确定未来的担忧,而“高罗掩逸势”则暗示了在外部压力下,隐逸生活的艰难与无奈。
后半部分的“明镜悬高堂”则使用了自省的意象,镜子映照出的孤独影像令人心碎,暗示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则以强烈的音响与形体的消逝,表达了理想的破灭与内心的悲痛。整首诗在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融入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鸾鸟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神鸾”象征什么?
诗中“明镜悬高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可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范泰则更显细腻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