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0:4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0:47:17
游峡山飞来寺
作者: 彭维新 〔清代〕
涧草沾泥涩,频疑过尘群。
中峰时一雨,初地更层云。
磴仄藤根护,崖开树影分。
香台行渐近,疏磬隔林闻。
溪涧的草沾满了泥土,走在上面总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过了尘世的喧嚣。山中峰头偶尔下起一场雨,地面上又多了一层云雾。小路蜿蜒,藤蔓的根部保护着,悬崖上树影斑驳。走近香台,隐约能听见林中传来的清脆磬声。
彭维新,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此诗写于游览峡山飞来寺之际。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寺庙的宁静,借此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游峡山飞来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游览时的内心感受。首联“涧草沾泥涩,频疑过尘群”,以触觉与视觉描绘出湿滑的草地,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幽静的山涧,感受到内心的迷茫与对尘世的反思。接着“中峰时一雨,初地更层云”,描绘了在山中峰顶下雨后的景象,层云在地面上,给人以神秘之感。
后两联“磴仄藤根护,崖开树影分”通过对小路与树影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保护与和谐。最后“香台行渐近,疏磬隔林闻”,则通过听觉引导读者走向寺庙,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宗教的氛围。整首诗气韵悠长,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归宿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香台”象征什么?
A. 自然
B. 宗教信仰
C. 社会纷扰
“涧草沾泥涩”中的“涩”字有何含义?
A. 光滑
B. 滑腻
C. 干燥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尘世的厌倦
C. 两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