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37
香椀愔愔镫翳翳。冷萤开阖绿窗纸。著枕搜吟工夜计。无一字。瞢腾倦眼惟思闭。泣露哀虫妨短睡。梦回綀幕凉于水。策策高林丸月底。中夜起。秋声何与閒人事。
轻轻的香炉上,灯光忽明忽灭,窗纸上映着冷萤的光影。躺在枕头上,思索着夜晚的诗句,却写不出一个字。疲惫的眼睛迷迷糊糊,只想闭上休息。泪珠似的露水和哀鸣的虫声打扰着短暂的睡眠。梦中回到凉爽的水边,轻风拂过高高的林间,明月照耀着。半夜醒来,秋天的声音与闲人无关,仿佛只是自我独处的感受。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年不详。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渔家傲 其二》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思考与感受,表达了对秋夜的静谧和孤独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这首《渔家傲 其二》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全诗采用了第一人称,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开头的“香椀愔愔镫翳翳”便设置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诗人正处于一种宁静但又略显压抑的氛围中。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流露出一种对诗歌创作的无奈与困扰,尤其是“无一字”的自我否定,生动地表现了创作灵感的缺乏。
接下来的“泣露哀虫妨短睡”一联,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达了诗人因秋夜露水与虫声而难以入眠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泣露”与“哀虫”不仅传达了自然的声音,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在梦中,诗人回到了“凉于水”的地方,仿佛在寻找一丝慰藉,但“中夜起”后,秋声依旧与他无关,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恰到好处,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与忧伤,反映了人对自然与内心孤独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才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感受,带有对孤独、创作困境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共鸣,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更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哲学内涵。
诗中“香椀愔愔”描述了什么样的环境?
诗人因何难以入眠?
“无一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