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57:33
原文展示:
绿肥红瘦总堪怜,泪洒胭脂欲化烟。
不占春光仍烂漫,纵无秋思也缠绵。
静含清露刚三日,艳绝西风又一年。
翻羡紫薇高格好,株株占得凤池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海棠的美丽和哀愁。绿叶丰腴,红花稀少,令人怜惜;泪水洒落在胭脂花瓣上,似要化作轻烟。虽不占有春天的光辉,却依然显得烂漫;即便没有秋天的思绪,依然缠绵动人。经过三天的清露滋润,花儿静静地绽放;在西风中艳丽依旧,又是一个秋天。令人羡慕的是紫薇的高傲品格,株株生长在凤池边。
注释:
- 绿肥红瘦:形容秋天植物的状态,绿叶丰腴而红花稀少。
- 泪洒胭脂欲化烟:形容花瓣上的露水如泪水般洒落,想要化为轻烟。
- 不占春光仍烂漫:即使没有春天的光辉,秋海棠仍然显得美丽。
- 纵无秋思也缠绵:即便没有秋天的思绪,依然有缠绵的情感。
- 静含清露刚三日:经过几天的清露滋润,花朵才静静盛开。
- 艳绝西风又一年:在西风的吹拂下,依然艳丽如昔,又一个秋天过去了。
- 翻羡紫薇高格好:羡慕紫薇的高贵品格。
- 株株占得凤池边:指紫薇花生长在凤池边,象征着高雅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佩芬,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女性特有的敏感情怀著称。她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及其与人情感的关系,风格柔美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海棠的美丽与哀愁,反映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四组对偶句,展现了秋海棠在秋季的美丽与脆弱。开头的“绿肥红瘦”便已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秋天的海棠虽然红花已少,但绿叶依然丰盈,给人一种怜惜的感觉。接着,诗人用“泪洒胭脂欲化烟”形象地描绘了秋海棠的娇弱,似乎在表达对花儿的同情与爱惜。诗中“纵无秋思也缠绵”一句,强调了秋海棠的独特魅力,尽管季节已是深秋,却依然保持着无限的柔情和美丽。最后,诗人以“翻羡紫薇高格好”结束,表达了对紫薇的钦佩,暗示着即便如此美丽的秋海棠也难以与紫薇相提并论,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之美的渴望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肥红瘦总堪怜:描绘秋海棠的状态,绿叶繁茂,红花稀少,令人怜惜。
- 泪洒胭脂欲化烟:拟人的手法,形容花瓣上的露水如泪水般,具有感情。
- 不占春光仍烂漫:尽管没有春天的光辉,依然保持着美丽,展现花的坚韧。
- 纵无秋思也缠绵:即使没有秋天的思绪,依然散发着缠绵的情感,表现出花的柔情。
- 静含清露刚三日:通过清露的滋润,花才静静盛开,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持。
- 艳绝西风又一年:即便在西风的侵袭下,依然艳丽如昔,表现出一种坚强。
- 翻羡紫薇高格好:用紫薇作为对比,表达对高贵品格的向往。
- 株株占得凤池边:象征着高雅的环境,紫薇的存在更衬托了秋海棠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泪洒胭脂”,赋予花以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形成韵律美。
- 比喻:将泪水比作胭脂,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海棠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海棠: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脆弱,代表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紫薇:象征着高贵和理想,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 凤池:代表着优雅与高雅的环境,突显出花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绿肥红瘦”形容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泪洒胭脂欲化烟”中的“泪”指的是什么?
- A. 人的眼泪
- B. 花瓣上的露水
- C. 雨水
- D. 冰雪
-
诗中提到的紫薇象征着什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秋夕》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思乡情,情感更加深沉。
- 《白菊》则通过白菊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追思,与《秋海棠》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秋季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何佩芬生平及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