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3:35
月冷桐阴静,霜红桂影寒。
碧藓封丹室,青松覆玉坛。
如何后鸡犬,不得而骖鸾。
月光下,桐树的阴影显得冷寂,霜冻后的红桂花影子在寒风中摇曳。青苔覆盖了丹色的屋子,青松遮住了玉石的坛子。为何那远处的鸡犬声中,却无法见到乘风而来的神仙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骖鸾”是古代神话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人们对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曹勋,字子华,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
《淮南行二首》以其冷寂的意境和深邃的哲思吸引了众多读者。开篇“月冷桐阴静”,便在月光照耀下的桐树阴影中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接下来的“霜红桂影寒”,则描绘出霜后的桂花,进一步加强了寒意和静谧感。整体上,诗作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碧藓封丹室,青松覆玉坛”两句,通过青苔与青松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隐秘而神圣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某种超脱的境界。最后一句“如何后鸡犬,不得而骖鸾”则是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境上兼具清冷与神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冷桐阴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欢快
“骖鸾”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世俗生活 B. 仙人 C. 农田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超脱与理想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