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49:16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梦中和友人相聚的情景仿佛遥远而又模糊,现实中只有空荡荡的床榻与清冷的秋天相伴。阶下的青苔与红树在秋雨中凋零,似乎映照出诗人心中的愁苦与孤独。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擅长写情诗和咏物诗。其诗风独特,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常常带有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
《端居》作于李商隐晚年,正值唐朝衰落、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失落相互交织,故而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在孤寂生活中的感受。
《端居》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远书归梦两悠悠”,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思念,似乎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不仅在于地理上的分隔,更在于心灵上的隔阂。接下来的“只有空床敌素秋”,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空床不仅是对伴侣缺失的直接感受,也是对内心孤寂的一种反映。
“阶下青苔与红树”,诗人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青苔和红树在秋雨中显得愈加寥落,暗示着诗人对生存状态的思考。最后一句“雨中寥落月中愁”更是将愁苦的情感推向高潮,雨中的孤独与月下的愁苦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清冷却又充满情感的画面。
整首诗以其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李商隐对孤独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表达,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主要围绕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寂。
《端居》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空床”象征什么?
“阶下青苔与红树”中的青苔象征着?
与李商隐的《端居》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家庭的思念,而李商隐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时代背景。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 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