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47:48
平生江海性,俗冗不到眼。
偶然牵禄养,遂复事篇简。
所愧道益远,所喜性羽懒。
末路终此惠,尤得养樗散。
我一生的性情如江海般广阔,世俗琐事无缘于我眼前。偶尔获得一些俸禄来维持生计,因此又重新开始写诗。对此我感到羞愧,觉得道理离我越来越远;但我也高兴自己性情悠然自得。人生的最后阶段,我终于得到这样的恩惠,尤其能够享受清闲的生活。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诗风清新,常有自省之作。因其性情洒脱,诗中常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曹勋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俗的看法。在经历了许多世事后,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性情与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提到“平生江海性”,将自己比作广阔的江海,显示出其心胸的开阔与不拘小节的态度。接着“俗冗不到眼”,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琐事的无所谓,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立见解。诗中“偶然牵禄养”一语,表明诗人虽身处世俗,但并不甘心于此,反而因生活的必要而重拾写作。而后面两句则是诗人的自省,既感到对道理的愧疚,又欣喜于自己的性情洒脱,显示出内心的挣扎与平和。
最后,诗人提及“末路终此惠”,暗示人生的终结带来的反思与享受,尤以“养樗散”来总结,透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既接受生活的馈赠,又不忘内心的追求。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理念,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个人内心的自省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强调在纷繁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闲。
诗词测试:
诗人认为自己一生的性情是什么样的?
诗中对世俗生活的态度如何?
“末路终此惠”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