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21:05
《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十二韵》 作者:刘禹锡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
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
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
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
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
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在洛水边今天举行了修禊的活动,群贤毕至,胜过会稽的盛会。
盛大的筵席上陪伴着美丽的琴声,金闺中的佳丽尽情欢聚。
波上有神仙般的妓女,岸边桃李交错的小路。
水面嬉戏的如同白鹭翩翩起舞,歌声与莺鸣交织响起。
纵览这美丽的风光,沿着水湾令人迷醉。
划船时的歌声能与曲调相和,文人们争相题写诗篇。
翠绿的帷幔如云般升起,香车整齐地驶向道路。
人们夸赞华丽的步障,马儿却因锦缎的障碍而感到泥泞。
尘土使宫墙外显得昏暗,霞光映照着苑林的树木。
船影随着桡橹轻轻摇动,桥影低垂似彩虹。
河水的颜色在晴空下显得遥远,乌鸦在黄昏时分欲栖息。
唯有我与友人踏青相伴,等待明月照耀魏王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咏物抒情、议论时事为主,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刘禹锡在政治上曾屡遭贬谪,但在文学上成就斐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春天,正值三月三日,正是举行修禊活动的时节。诗中描绘的是与友人们在洛水边游玩聚会的情景,展现了文人们的雅趣和对春天的热爱。
刘禹锡的《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是一首描绘春天游玩的诗作,融汇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趣。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在“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一句中,盛大的宴会与文人的聚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文人雅集的氛围。
整首诗以“水”为核心意象,波上水嬉、舟形随鹢转等描写,展现了游玩过程中的欢乐与轻松。诗中“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的描写,则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繁华与困扰共存的景象,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现实的无奈。
最后的“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春游的欢愉,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游玩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文人雅集的乐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高雅生活的精神风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盛筵陪玉铉”中的“玉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花卉
D. 一种衣服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中的“踏青”是什么意思?
A. 春天的洗浴
B. 春天的游玩
C. 春天的祭祀
D. 春天的采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唐代诗词的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