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25
减字木兰花·揉花催柳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
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
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
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在阴风中轻轻揉花催柳,透过窗户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清晨没有云彩,阳光明媚,春光依旧灿烂。诗人掀起衣服准备出门,想借酒助兴,然而面对空空的酒樽,心中惆怅,想借王孙的酒来助兴。
作者介绍:李之仪(约1070-1120),字义山,号小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词风清丽见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酒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思念。
李之仪的《减字木兰花·揉花催柳》是一首典型的春日词作,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揉花催柳”便直接引入春天的主题,生动地描绘了花开柳绿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接下来的“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意象,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表现出一丝惆怅。在“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中,诗人想要借酒助兴,却发现手头没有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这种情感的反转,使得整首词在欢愉的春日气氛中增添了一丝忧伤。
最后一句“拟就王孙借十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渴望借酒共度美好时光。诗人用酒作为联结感情的媒介,反映了人们在春天的盼望与渴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渴望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揉花催柳”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景色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诗人想借酒的目的是什么?
A. 增添欢愉
B. 送别朋友
C. 休闲娱乐
“惆怅空樽”中的“空樽”是指什么?
A. 有酒的酒樽
B. 没有酒的酒樽
C. 装饰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比较,同样表现了对春天和酒的渴望,但苏轼的词更注重哲理的思考,而李之仪则展示了细腻的情感和春日的美景。